哈尔滨市“大处室”管理体制架构初具雏形

19.02.2016  14:50

  记者从18日召开的市政府综合设置内设机构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目前我市政府部门内设机构改革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38个市政府部门和单位减少内设处室总计155个,平均精简比例达到28.13%,处室平均编制数由改革前的6.1个增加到8.4个,“大处室”管理体制架构已初具雏形。

  据介绍,去年,市编委办拟订了《关于市政府工作部门综合设置内设机构的指导意见》。在各部门呈报的审核意见中,工信委呈报减少机构数量最多,达到10个;发改委、编委办、商务局、住房局、水务局、林业局、环保局、投促局、粮食局、体育局、旅游局、法制办、金融办呈报处室精简比例都在30%以上;畜牧局由于原有处室过多,平均编制只有不足4个,呈报处室精简比例接近40%;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呈报处室精简比例高达44%。截至1月底,市编委办将纳入改革的38个部门和单位内设机构综合设置意见全部以市编委名义正式下发了批复,比确定的期限提前两个月完成任务。

  “大处室”改革后,市政府部门和单位内设机构设置比例更加趋于合理。38个部门和单位内设机构精简至497个,其中,内部管理处室减少到190个,占38.2%;业务处室增加到307个,占61.8%。

  设置正处长实职的专员职位是此次“大处室”改革的创新和亮点。38个部门和单位在精简处室的同时,设置专员192职。专员的职责任务明确为三个方面: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推进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评估、督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总体设计、路径选择的谋划、研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检查、督导。

  截至目前,市政府办公厅、人社局、编委办、发改委、城建委、国土资源局、民政局、科技局、商务局、林业局、安监局、法制办、国资委和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14个部门单位已率先完成“大处室”改革。其他24个部门改革尚在推进之中。(王媛 姜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