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哈尔滨最牛饭店两任老总逆袭之路 学徒变大佬

11.12.2016  15:08

  生活报12月11日讯 在老哈人的记忆中,从1920年开业到1950年停业,曾为哈尔滨最牛饭店的“新世界饭店”往日的辉煌却历历在目、令人难忘。近日,记者采访了对这段历史颇为了解的,哈尔滨饮食文化史研究者、《哈尔滨美食地图》主编宋兴文和电影历史研究者郑文发,听他们讲述了“新世界”两任同乡老板朱安东和王敏学从底层奋斗到高层的逆袭之路。

   当年声名显赫的“新世界”牛到让“姚半街”都入了股

  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哈尔滨最大的饭店之一,“新世界”在冰城历史上一直声名显赫。从1920年8月1日新址开业到1950年10月停业闭店,其30年的经营史,可谓哈尔滨一个时代饭店业的缩影。当时,道外还有句顺口溜:“新世界吃个饱,新江泉洗个澡,大舞台叫个好,荟芳里睡个倒。

  哈尔滨饮食文化史研究者、《哈尔滨美食地图》主编宋兴文向记者介绍,1922年出版的《哈尔滨指南》上刊发的“新世界”特等广告,长达15页,图文并茂,堪称大投入、大手笔,“新世界”在广告中自称“第一华洋饭店、第一西式旅社”,足见其当年的盛极一时。

  “新世界”在开业之初就是一个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娱乐场所,设有宴会厅、西餐厅、中餐厅等,可与“马迭尔”相媲美。饭店大楼属于折衷主义风格欧式建筑,楼体高大宏伟,有三层四百余间屋室,三层为旅馆,二层为饭店并设有礼堂,一层则是冰棍厂等,楼内、屋顶各建有花园一处。门前是两进十个宽大台阶的进廊,尊贵气派。据老哈人回忆,新世界门前一侧经常停着多辆样式奇特的汽车,而另一侧也秩序井然地停靠着洋车和马车。夜间霓虹灯闪烁,照亮了整条街。进出这里的都是有钱人。

  当年的“新世界”不仅规模牛到不可小觑,就连股东名单也令人咋舌,哈尔滨城史文物馆馆藏文物“新世界饭店股东账册”中共记录了478位股东,并详细登记了每位股东的入股时间、入股数、股票发放和转让时间。其中包含了不少哈尔滨大商号和政商界名人,如制粉业巨头之一双合盛,油坊业巨头之一丰泰亿,大百货店东和利、公和利,著名的天成茶庄、哈尔滨山东商会会长傅巨川、东陲商报总经理尹捷卿、西餐业大亨曲吉东等。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因为房产多,江湖人称“姚半街”的姚锡九分别以本人和姚复兴堂的名义购入357股和812股,是大股东之一。不仅如此,连当年的极乐寺也在新世界饭店的股东名单中。

   新世界”创办人朱安东:从电影院放映学徒摇身变成“餐饮界大佬

  从股东账册中记载的股东名单可见新世界饭店创始人朱安东八面玲珑的处事方式,而他从一名电影院放映学徒摇身变成“餐饮界大佬”的经历更证明了这一点。

  哈尔滨电影历史研究者郑文发告诉记者,朱安东1891出生于山东福山八角村,在家乡念了8年私塾后“闯关东”来到东北,先在阿城一家山货庄当店员,1908年来到哈尔滨,进入俄国人开办的远东影业公司(今马迭尔宾馆处)学习打电影(当时对放映电影的说法)。

  “自1899年电影经中东铁路传入哈尔滨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电影放映技术是由外国人掌握的。1911年,朱安东三年学徒期满后,被派往敖连特电影院(今和平电影院处)担任放映技师,由此成为哈埠历史上首位国人放映技师。”郑文发说,朱安东是个头脑特别灵活的人,在与俄国人打交道期间,不仅学会了放映技术,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借工作之便,一直留意兴盛的电影市场。

  1916年,朱安东辞去电影院的工作,带着几年的积蓄在道外升平二道街办起了吉江电影茶社。不久,又将茶社扩建,增加西餐,命名为新世界大菜馆。

  此时的朱安东虽只有20几岁,却很善经营,踌躇满志又野心勃勃的他并不满足于当一个小饭店的老板。于是,当他听说滨江县知事张南钧获准开辟傅家甸四家子为新市场(现道外区七道街以西)后,与人合股在道外南十六道街街口买了一块地,盖了一栋三层楼,打造了当时哈埠地区最豪华最高级的娱乐场所——新世界饭店(今靖宇电影院、哈市第四医院处)。这里集旅店、饭店、影院为一体,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大到办宴会,开股东大会,组织国际座谈会,小到吃喝玩乐,都能在此解决。1920年8月1日,新世界饭店正式对外营业,吸引了大批达官显贵光临。

  1924年,善于运作的朱安东伺机买下他人股票,如愿以偿地以十分之三的股份当上了新世界饭店总经理。之后与双合盛的张廷阁、同记的武百祥一样,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哈尔滨工商业的风云人物。上世纪30年代,在哈尔滨中餐饭店组合中,朱安东还曾出任理事会的理事长。

   另一任经理王敏学:用22年的努力完成从“堂头”到老总的蜕变

  王敏学,生于1892年,山东福山人,是朱安东的同乡。1920年新世界饭店在道外南十六道街开业时,他28岁。“新世界”是家股份制饭店,从1920年开业到上世纪40年代初,先后有大小股东400余人,王敏学也是小股东之一。

  “新世界”的发起人和大股东朱安东,在1924年通过增持股份当上饭店总经理,成为实际控制人后,1932年,哈尔滨沦陷,新世界更名为新世界公记,饭店日常经营交给副经理兼其俄文翻译韩树功。这段时间,王敏学担任“新世界”的“堂头”(就是服务员的头,相当于现在的前厅经理)。

  旧时饭店业组织机构分堂、灶、案、柜:堂即前堂,负责接待客人;灶指后灶,负责切墩炒菜;案即面案,负责面食制作;柜即账房,负责财务。“”排在第一位,在旧时饭店中占有重要地位,哈尔滨饭店业中有“三年学出个大师傅,三年学不出个跑堂的”之说。堂有“堂头”、“堂倌”之分,“堂倌”俗称“跑堂的”,相当于现在饭店的服务员。旧时饭店“跑堂的”是有技术的手艺人,需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懂得社会人情和红白喜事的规矩。不仅要掌握喊堂叫勺、桌面汇账、开席摆宴、婚礼司仪等技能,还得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态度谦和、服务周到,让顾客无可挑剔。

  王敏学是哈尔滨饭店业中的资深“堂头”,从1920年“新世界”开业到1942年的20余年间,他接待的多是政、商界的顾客,其中不乏贵宾,没点儿八面玲珑的本事,还真难以胜任。也正因为如此,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和运作,得到了很多人的赏识。1942年,王敏学升任“新世界”经理,开始负责饭店经营。虽然王敏学成为“新世界”经理与他是朱安东同乡不无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个人能力强,做事精明圆滑。

  王敏学担任“新世界”饭店经理期间,经历了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哈尔滨解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1949年8月12日,新世界饭店迁至南十六道街一侧一楼,规模缩小,其他楼面成为工人医院,直至1950年10月彻底停业。此后,王敏学下落不明。有人猜测他回了山东老家,但未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