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源网设施建设筑牢城市基础惠及千家万户

14.11.2014  14:08

   筑牢城市基础惠及千家万户

  哈尔滨源网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4.8亿元

  

   □本报记者申深李爱民

  一直以来,哈尔滨城区地下管线跑冒滴漏问题频现、老城区源头性供给能力不足,居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城市运行能力,哈市去年启动了为期3年的大规模城市源网改造建设工程。今年哈市又投资30亿元,集中实施了“33座厂站、1000公里管网、一平台”城市源网改造系统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4.8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82.6%,先后开工建设哈东集中供热、双城新基业天然气母站等18个源网厂站项目,新建改造各类管线1120公里,智能管网平台实现了数据在线互动,进一步惠及普通百姓,夯实了城市发展基础。

   “六网并进”地下管网承载力提升

   “今年市里给我们改造的排水管线有的都用了四五十年,严重老化。使用全新材质改造后,路面坍塌等次生灾害不再发生,管线节点疏通能力增强,再逢雨季不必担心路面积水了。”谈及今年哈尔滨市进行的源网改造,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改造效果赞许有加。不仅是供水部门,供热、燃气等部门在管线使用和维护上也有类似感受,这些都源于今年哈市实施的老旧管网改造工程。

  据哈市建委管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继去年完成新建改造管网1047公里的基础上,实施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源网改造建设合并进行,避免重复开挖道路。从4月份开始,哈市先后在香坊区、平房区完成老旧管线改造316公里,同步推进通讯、有线电视等弱电共同沟建设;结合南马路、黄家崴子路等路桥重点工程及小锅炉并网改造建设,组织实施管线跟建和改造804公里;完成景阳街、学府三道街、机场路零公里等3处内涝片区应急排水工程建设,提升了城市地下管网综合承载能力。

  此外,哈市年初还计划重点实施33座源头厂站项目,从源头上夯实城市建设基础。目前,其中18项已开工建设,新发镇4.5公里供热管网铺设审批手续办理结束,管网铺设工程开始施工。今冬采暖期开始以来,热源厂至机场路之间的变兴路1.4公里管网铺设顺利完成,该热源满足了周围部分区域的供热需求。太平供热厂10月20日已投产供热,新增集中供热能力400万平方米。

  文明管理减少干扰不误施工进度

  哈市建委管线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文明施工管理被列入工程监理重点,在今年源网改造过程中,降低施工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成为重中之重。318条道路全部采用半幅封闭施工,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源网工程可移动式黄色围挡,保证行人和车辆通行。白天,尽量在小范围内做备料、组装等工作,尽量用小型机械作业,到晚上才会使用大型机械。

  像这样的细节,在施工期间处处可以找到。因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密集,一些源网改造工程既要保证建设进度,又要保持良好的出行环境,这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分区域、分时段,一次开挖”原则,为了不阻断交通,珠江路燃气管线改造工程穿越路口时采用了顶管施工;为了不影响王兆小学、49中、王兆幼儿园的学生上学及家长接送学生,原定7月初施工的排水管线工程调整到暑期进行。

  为此,哈市各部门更注重协调配合,以使纷繁复杂的改造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哈市发改委采取优化审批程序,上门服务等措施,缩减了工程立项审批时限;哈市财政局面对资金政策趋紧、投资放缓、还贷压力较大的困难,拓宽投融资渠道,平衡全市建设资金使用,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哈市规划局面对庞杂的源网建设,专业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规划论证。

  智慧管网实现源网管理智能化

  有的管线修好了,有的重新安装上了,可是以后的维护怎么办?哈尔滨去年着手建设的智慧管网系统可以帮助快速解决这一问题。在道路出现塌方或地下管线发生爆裂、泄漏等紧急危险事故时,智慧管网平台系统三维仿真开挖等应急分析功能,可立即实现对现场地下情况的再现和还原,快速指导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地面定位,避免了传统挖探坑找管线的方式,实现了管网运营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智能化,减少了事故安全隐患和对环境的破坏,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经过去年全力组织实施建设,哈市地下智慧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已初具功能。据哈市建委信息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智慧地下管网信息平台已投入试运行,智能管网平台实现了专网实时互联、数据在线互动。基础应用、运维配置、数据管理、综合业务、二次开发、监控管理等6个子系统所对应的43项功能已基本实现。

  今年智慧管网平台投入使用后,建桥修路再需要改迁地下管线行进走向时,只需要调用该平台系统内所需位置的管网综合图,各管线部门仅对该综合图进行审核确认,就可以接续投资概算等工序,大大节约了管线会签时间。图为施工中的安阳路海富康城供水工程。本报记者申深摄

编辑:何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