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畜牧产业加快提档升级步伐
抓住市场机遇期和自身产业特点,哈尔滨市加快畜牧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畜牧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壮大优势产业,提高“三化”水平
壮大优势产业,加快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哈尔滨市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区域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发展本地优势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使畜牧业向着产业化、集约化、集群化的方向转变。巴彦县在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中,采取“增生猪、扩毛皮动物、推进龙头企业建设”的发展战略,新建和改造一批畜禽规模养殖场,全县通过畜牧业的过腹增值,转化粮食25亿斤,转化秸秆50万吨,促进农民增收4亿元。
以规模化为基础推进标准化建设。哈尔滨市在规模化基础上,全面推进畜牧业生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处理无害化等标准化生产进程。重点扶持一批在标准化建设、现代化改造和带动周边农民致富方面取得成效的优秀养殖企业典型,引导牧业生产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全市规模以上养殖场发展到2124个,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42.6%,规模化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近3个百分点。
以新技术推广为动力实现畜牧产业低成本高效益。全市大力推广全混日粮(TMR)、自动化机械榨乳、自动化料线、智能化温控、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等设施设备,加快牧业生产先进设备的更新与应用及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生猪人工授精等技术应用。目前,规模以上奶牛牧场的机械化榨乳率达到100%,混合日粮应用率达到50%,自动化料线在大型猪场、鸡场应用率大幅提高。
围绕“种养加销”,调优结构转好方式
畜牧产业向来处于“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点。因此,哈尔滨市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是“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四大环节。
推进“粮改饲”引领种植结构调整。哈尔滨市强化政策引导,推进传统种植向青贮、饲料粮、苜蓿等饲草饲料作物种植调整。今年,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0万亩和8000亩以上。
坚持优质特色发展不断优化养殖结构。今年,哈市按照“稳总量、上规模、提标准”的总体思路,重点完成30个标准化规模场建设,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调大“绿特土笨”畜禽养殖比重,以三花猪、森林牛、虫草鸡等地方良种、特色产品为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养殖基地。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畜产品加工结构。今年,哈市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措施,促进畜产品加工结构向精深加工、熟食加工、半成品加工、即食加工调整。2016年,重点支持巴氏奶、冷鲜肉的市场开发,抓好婴幼儿配方奶粉、宾西牛肉饼、安格斯肉牛、绿色生猪、特种动物等大项目建设。
依据市场变化调整销售方式。今年,哈市引导支持企业采取多种模式深度开发省内外市场,突出打造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营销模式,一是开发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市场,组织一批标准高、条件成熟的龙头企业与外埠对接,使哈市畜牧产品在大城市占有率明显上升;二是开拓网络市场渠道,使哈市畜牧产品畅行电商平台;三是利用“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机遇,实现对外出口、合作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