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粮食总产量“十一连增”的背后

27.10.2014  17:50

   现代农业引领粮食生产“加速跑”

  ——哈尔滨粮食总产量“十一连增”的背后

  十月收获季,冰城大地稻黄谷满。据市农委测产,今年哈市粮食总产量将超350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再创哈尔滨粮食总产量纪录。这也意味着,全国每100斤粮食中,将有3到4斤来自哈尔滨。

  适宜的气温,恰到好处的降雨,近10年来农作物生长最好的气候条件,很容易让人视之为哈尔滨粮食丰产的直接因素。不过,这却不足以解释,粮食持续增产的势头何以能冲刺11年?

  仔细审视这一切则发现,哈市近年独特的现代农业转型之路其实扮演了重要角色——大力推进现代种植示范园区建设,倾力扶持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打造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厚积薄发的嬗变,构成了这个丰产天文数字的终极解释。

    最有泥土气息的行业,哈尔滨走起国际范儿;最分散生产的一个领域,标准化集约之势如雨后春笋——

    散户农田“合体”现代规模化园区

  今年春,双城市幸福乡庆城村以往被多户分片耕作的5000亩土地首次连成一片,被墨西哥艾特尔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全部承租下来——哈市与这家世界顶级的玉米生产种植企业联手,在此辟建玉米高产创建区。

  这里的玉米种植“让人瞠目结舌”:土地深松达60厘米,超过本地30厘米;种子入土前,要测土壤微量元素;玉米株距20厘米,比传统种植方式密得多……到了夏季,玉米地密如蛛网,植株竟然长到3米多还不封顶。

  当人们以惊讶的目光围观、猜测,其究竟将以什么方式面对秋收结局时,艾特尔玉米地传出了大新闻——秋收前期,市农业技术人员初测,玉米最高亩产量已破吨,超出普通农田300余公斤。若最终产量核定,其将打破我省玉米高产纪录。

  “传统农业散户种植效率差、技术弱、产量低,我们正通过各种途径推进高技术含量的规模化种植方式。”市农委主任杨文月说,近两年哈市共投入各级农业资金近23亿元,农业园区建设的标准、速度与规模都大幅提升。

  数字展示变化。2014年,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面积较上年翻了一番,增加至101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所有区、县(市)任何一条公路旁,都能看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遍地规模化园区的另一面,是哈市农业生产整体上在机械化、标准化、科技化生产层面史无前例的全面提升。今年,三大作物先进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被广泛实施;玉米大田播种全部机械化,近千万亩水稻近八成由收获机完成收割……

  人们在农田里一字排开、挥汗如雨的火热场景,开始成为渐行渐远的过往。一些颇为震撼的“科幻”景象则在一望无际的种植园区呈现。尤其今年7月末,稻瘟病在大片稻田出现,哈市首次引进6架中型直升机提供喷药服务,140万亩水稻作业在十余天内一次性完成。

  高度的集约化,最终确保的是粮食的有效产出。

  按市农委的规划,明年哈市园区建设标准将全部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路线。届时,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将使平均亩产超900公斤,较普通种植增产300公斤;水稻园区按照有机、绿色标准种植,亩效益达到2000元以上,增加1000元。

    从种植大户到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不停涌现。前沿科技武装到田间地头,成就的是高效农业——

    多元经营主体“惹火”土地产出

  在延寿县太和村,加信镇农民姚宏亮的有机米种植基地水稻已完成收割。稻田里裸露出来的覆膜,则显示出一种另类的水稻种植技术。

  “开春插秧前,水田里全部用地膜覆盖,稻秧就从覆膜上插下去。”姚宏亮因这项栽培技术获三项国家专利,几年前他开始将村里数千亩稻田流转过来,大面积实行这种新技术。水稻每亩增产50到100斤不等。

  东北农大专家指出,生产有机水稻最难最关键的环节在于除草,“覆膜有机栽培技术”既封闭了杂草的生长空间,又为稻秧提供了良好的温度,有机水稻生产以此可实现高效规模化。

  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成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的主要力量。近两年起,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哈市从资金到政策均予以多元化创新支持。仅以构建农机合作社为例,投入的支持资金已达1.9亿元。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涌现。至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大户3814个、家庭农场180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706个、规模以上农业企业248个——这意味着,全市平均每个村都有6个新型经营主体。

  以承包农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哈市初步形成。农业生产领域的活力和生机空前高涨,一些最前沿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应用到了田间地头。

  在上市公司东方集团卫国乡2万亩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国际水准的水稻物联网智慧中心投用了。这个中心通过将病虫害、田间水位、视频等多种传感器安置于田间地头,组成监控网络采集农田实时信息——以往农田浇水、施肥、打药等凭经验“模糊”执行的种植环节,可以由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精确决策。

  这从根本上改变的是农田种植管理方式: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开始被以科技为中心、人力为辅的方式取代。种植日趋智能化、科学化,推动的将是农业生产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无限降低。

  “为进一步给农业新兴经营主体发展创造条件,今后哈市仍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搭建平台、创新配套措施,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市农委副主任熊百建介绍,明年哈市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加快推进,将有更多优质新型经营主体出现。

    打个电话,有人把苗育了;还在村里,就把款给贷了——

    社会化服务“紧盯”农业生产

  在欧美等国,农民种地,从资金、种植、除草到收获等各生产环节所需,均可由专业化公司及机构提供。农户所要做的,只是打一个电话,然后在接受完服务后签单。哈尔滨农业已向这条路上迈进。

  “目前哈市已建立领导包保责任制,以市级包点到县、县级包点到乡方式,全面推进‘主体多元、覆盖全程、运转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各乡镇构建。”熊百建说,“目的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农户得到与种植相关的需要的一切服务。”

  耕作80亩水稻的方正县农民王洪祥笑得满脸“皱纹”。

  过去每逢开春育苗,他们一家人都得忙活10多天,苦不堪言。这两年他和村民们索性将育苗环节省了,因为专业化智能育苗公司开始提供秧苗。通过水稻育苗工厂集中浸种催芽,水稻平均亩增产10%以上。而且,按照现在每公斤水稻3元钱的收购价计算,仅增产部分,他家就多收入超过1.5万元。据悉,今年全市900余万亩水稻中,650万亩稻田采用了专业化智能浸种催芽秧苗。

  喜获丰收,五常新庄村村民王玉良正盘算的事是:还钱。

  今年春,王玉良耕种的田地增至150亩,却发现手里的农资钱捉襟见肘。但他既没找银行,也没去信用社,却很快拿到了6万元应急贷款,“我们都直接从村里的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手续简单,利率只有银行的三分之二”。

  “新庄合作社主要以生产互助形式为社员提供贷款,一般春贷秋还。”熊百建介绍,这种农民“家门口的银行”,已成为哈市基层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独特创举。

  更大范围的金融支撑是,哈市今年3月出资6000万元搭建了首家农牧业投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其上半年为12家农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1.38亿元,农业经营主体无担保、利息高、手续繁琐等贷款难题得以有效破解。

  一大拨不曾有过的涉农服务开始涌现:没有仓储,农户秋收后只能将大部分粮食卖掉,现在他们可以选择代储服务,粮价上涨时再出仓销售;农机合作社如雨后春笋,不少开始推出代耕、代种、代收服务……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待条件成熟时,哈市将推进相关主体成立航化作业公司,为规模化种植团体提供预约喷药的专业化服务。

  日益完善和细化的服务在潜滋暗长。谁说坐在家里种地还只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