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进入“地铁时间”

06.05.2016  07:49

  黑龙江日报记者 韩波 邢汉夫

  4月1日起,哈尔滨地铁三条新线同步启动建设,地铁总里程将达到89公里,撑起“十字+环线”的轨道交通主骨架。新线完工后,从利民开发区越江到达香坊区成高子镇,仅需57分钟,贯穿四个主城区的3号环线将与纵横两条线路交互换乘,地铁网络运营雏形初现。计划到2018年前开工建设的更多地铁线路,正快马加鞭进行前期筹备,“十三五”中期到未来十年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正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进入紧张编制中。哈尔滨“地铁时间”呼啸而至。

  哈尔滨市政府多部门频频“出招”加速推进地铁施工,确保33座车站、10座施工竖井主体结构建设年内完成。哈尔滨地铁集团抢抓国家新一轮政策机遇,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性轨道交通建设(BOT模式),争取国家轨道交通专项建设基金落地,地铁线路总投资达到500亿元。而地下交通大动脉的快速延伸,正让日渐拥堵的都市圈焕发出新活力,重构着哈尔滨的人流、物流和产业格局。

   多方联动地铁项目进入快车道

  四日夜间,地铁建设涉及的第二批路段开始陆续封闭。此前一个月,哈尔滨已有部分路段封闭并启用新的通行方式。市交管部门发力疏导因此造成的通行障碍,记者多日跟踪实时路况数据,交通流量一直处于平稳状态,市民更是坦然接受封道施工带来的不便。家住南岗区文化宫附近的张女士对记者说:公交站暂时取消影响不大,倒是家门前有一个地铁站,让她非常兴奋。

  这也是哈市多部门提前“出手”谋划,尽量减少市民出行不变而带来的良好结果。据了解,早在去年四五月间,哈尔滨地铁集团就与交管部门反复推敲,精细测算交通流量,精确收窄施工占地面积。而与平稳的路面交通相对应的,则是施工围挡内多部门联动、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近日,记者来到道里区经纬街与尚志大街交口路段,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管线迁移。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站是地铁2号线与3号线换乘站,是管线改迁难度最大、工程量最多、施工强度最强的车站,位于城市中心,涉及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网络等主管网,错综复杂。目前,管线涉及的所有相关部门全部奋战在现场,清障工作推进速度很快,预计下个月能完成管线迁移。”

  为顺利完成地铁前期清障工作,哈尔滨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明确提出,地铁新线管线及园林绿化等市政设施迁移,采取由产权(物权)单位实施动迁模式,多部门联动,加速推进迁移工作,为地铁新线建设奠定基础。

  哈尔滨地铁集团规划处副处长王明晨告诉记者:“哈市三条地铁线路按照‘人流跟随’的模式规划,目的是疏解人流密集的交通干线压力,线路走向和车站设置大多在保健路、红旗大街、友谊路、经纬街等主干道上。”主干道也是地下管网集中地段,哈尔滨地铁集团总经济师林岩松对记者说:“尤其是电力、燃气等危险性大的管线,以及大口径供、排水等带水管线,对深基坑开挖影响很大。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竖井施工,也需要占用多处城市绿化广场用地,迁移公交站台、商亭等设施,拆除地面构筑物。”为此,哈尔滨市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等十多个部门提前与地铁集团联合开展管线迁移专项设计,让地铁项目推进步入快车道。

   地铁网络延伸激发经济新活力

  三条地铁新线开工的消息传出,哈尔滨不少开发商很快在楼盘宣传资料中打出“地铁牌”;利民开发区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路通财通,这是投资者最看重的。

  “地铁线路正在成为通往财富与创新的通道。”哈尔滨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曾燕南对记者说。

  哈西大街是地铁三号线一期的途经站点,虽然该线路明年才能建成通车,但这个区域的商铺已经一铺难求。“这里位于地铁沿线,摊位不到半年就抢购一空。”红博西城红场天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稳定运行了两年半的地铁1号线沿线商圈,已经释放出人流物流集聚带来的新活力。位于学府路上的凯德广场,地理位置没什么优势,但地铁开通后,彻底盘活了这一区域。“我的店开了近十年,生意没这么好过,营业额翻了一番。”附近一家服装店的孙女士告诉记者。数据显示,已开工的地铁沿线,多个楼盘一直呈现价格与成交量双增长的态势。

  同时,彰显活力的地铁经济也在步入大众视野。地铁博物馆车站,就是地铁经济的一个创新样本。博物馆车站是换乘站,通过严密的客流疏导设计,乘客可以直达松雷商厦和国贸地下城。松雷集团还拍下车站旁边的地铁关联用地,一座小型商业综合体正在兴建中。

  地铁经济的创新还不止于此。2009年,哈尔滨市政府出台了地铁关联用地政策,地铁沿线两侧1公里以内的土地可用作地铁专项效益土地。结合地铁项目建设,将这部分土地变为净地,由政府进行“招拍挂”,利用地铁项目对沿线土地资源的整合,撬动土地经济杠杆,引入新项目、新业态,所获收益再全部用于地铁建设。目前,仅地铁2号线1期就规划了29块、34.52平方公里的“地铁关联用地”。

  曾燕南告诉记者:地铁经济将为产业格局重构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不仅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还将促进沿途各个区的开发,如同一个财富“动车组”,把人流、商流和信息流重新集成,进一步提升哈尔滨的投资价值。

   破解资金瓶颈提速地铁建设

  据数据统计,地铁每公里造价在6亿元左右,哈尔滨地铁新线建设,全长约89公里,破解资金瓶颈成为地铁建设的“一号工程”。

  林岩松告诉记者:“地铁建设需要所有资金闭合后才能启动建设,如此庞大的资金,单纯依靠财政是不现实的。哈市地铁建设是北方唯一获得省里支持的省市共建项目,每年省里拨给地铁项目2亿元资金,成为地铁新线建设所需资本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破解资金瓶颈仍迫在眉睫。”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哈尔滨地铁集团就创新融资模式,采用BOT特许经营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林岩松告诉记者,以地铁2号线为例,地铁集团采取股权投资、建设、委托运营、回购的方式,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第十四研究所共融资200亿元,解决了该项目的全部资金。

  2015年,哈尔滨市抢抓国家支持轨道交通发展的新一轮政策机遇,利用地铁项目申请“城市轨道交通基金”,已到位资金24亿元。林岩松说:哈尔滨地铁集团将加快规划地铁网络,抓住国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好政策,乘势而为,更多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速哈尔滨轨道交通建设。

  目前,哈尔滨地铁建设总投资已达500亿元。地铁建设已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运作为途径,综合运用省市共投共建、土地资源转换以及吸引社会资本补充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多领域、多元化、多渠道的资源性、长线性地铁项目筹融资体系。这一创新体系将提升哈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速度。

  (链接:BOT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投资企业单位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地铁线路,准许通过向乘客收取车资等服务形式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地铁将无偿移交给政府。) (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