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威海)大四学子捐献骨髓:给陌生人送上最珍贵的新年礼物

16.02.2015  17:58

            哈工大报讯(通讯员 张玉芹/文 李焕然/图)2月16日9点,已经在济南山东省立医院连续4天注射动员剂的佘彦荣躺在床上,开始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而远在北京的病房里,43岁的骨髓造血异常综合征患者正在等待接受捐赠。
          佘彦荣是哈工大(威海)材料成型专业2011级本科生。据其辅导员孙江燕介绍,佘彦荣在班里人缘特别好。大二时加入院学生会后,佘彦荣参与组织的第一次活动就是号召同学们成为中华骨髓库骨髓捐赠志愿者。当时有50多名同学采集了血样,并在威海市红十字会作了登记。2014年11月,正在备战考研的佘彦荣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他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二话没说就答应做进一步的配型,并在20多天后接到了高度配型成功的报告。
          一边是考研在即,捐献至少需要五六天时间,极可能会与考试有冲突;而另一边是患者等待救治:抉择面前,佘彦荣没有丝毫犹豫。后来因患者身体原因,捐赠时间推迟到寒假期间,也让佘彦荣有更多时间来说服家人。“接到配型成功的报告后,我就把捐献骨髓的消息告诉了家人。由于担心对身体不好,父母和哥哥姐姐最初不是很支持。实际上这项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对身体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且这样可以挽救一条生命,我必须去做。”
          2月11日,佘彦荣在哥哥的陪同下,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河南老家抵达济南,与早已在山东省立医院等待的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焕然汇合。12日上午,抽血化验、心电图监测等检查项目结束后,护士为佘彦荣注射了第一针动员剂。16日上午9点至下午2点,从佘彦荣血液中分离出的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慢慢汇聚起来,第二天将带着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祝福飞抵北京。佘彦荣说:“能帮助别人,尤其是有机会挽救别人的生命,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与患者配型成功,是她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这是我们俩的缘分。”
          采访中,孙江燕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小插曲。捐献日期更改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佘彦荣得2月17日才能回家,算算日子已是腊月二十九。为了不影响全家人过春节,曾有人建议他与医院联系,能否把捐献时间改到春节以后。但改到春节后就必须再做一次体检,为了给患者家庭减轻经济负担(捐赠者的体检费用由患者承担),同时也为了让患者尽早战胜病魔,佘彦荣还是决定采用原定的时间计划。“佘彦荣一直就是个特别善良的孩子,总是为别人着想。同学们都叫他‘大佘’。”孙江燕说。
          李焕然这几天在济南和佘彦荣朝夕相处,为“大佘”的“大舍”所感动。“佘彦荣是一个特别有正能量的孩子。这两天打动员剂有一些身体上的反应,但他怕家里人担心,在哥哥面前从来不说。”16日上午,李焕然又接来了从威海赶到济南的材料学院党委李淑侠和学生工作处处长马海鹰。学生捐献骨髓,老师们在感动的同时也有点放心不下。
          在春节前做这次手术,佘彦荣感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特别希望手术成功,患者病愈。这对我们俩来说,都是最珍贵的新年礼物。”
          截至目前,佘彦荣已成为哈工大(威海)继李扬、蒋霁婷之后,第三位在校期间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大学生。据介绍,哈工大(威海)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每年注册全国志愿者7000名,在中华骨髓库登记的志愿者有2000人,连续10年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累计参加8000余人次。


验血体检

佘彦荣在哥哥的陪同下捐献骨髓

编辑:刘培香 来源: 哈工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