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丰收喜庆时 北大荒农业股份新华分公司秋收见闻

22.10.2014  13:40

  图为玉米喜获丰收。冯大勇/摄

  鲁宏杰 杨建国 记者 井洋

  10月16日,垦区秋收已近尾声。记者走进农垦宝泉岭管局的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分公司,所到之处,不论是职工群众还是领导干部,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分公司副总经理沈英快言快语:“人努力,天帮忙,今年的大丰收是新华建场65年里前所未有的!”

  9月18日,省农垦总局统计局来新华农业分公司测产后,一个又一个高产的喜讯激动人心。青山管理区吕峰家的大豆田,经测产亩产253.08公斤,获得全垦区大豆高产创建第一名。十天后这块地的实际收获每亩达到280公斤,一株豆秧平均结荚90多粒,最高的,一株达到157粒!

  岭丰管理区种植户王辉卖完粮后形容自己的心情“无比激动”,他家种植的16公顷玉米收入22万元,卖完粮立马花14万元买回一台江陵宝典大皮卡。分公司农业生产技术部部长刘辉半夜里也能接到报喜的电话,话筒那边常常喜不自禁地问:“你猜猜我家苞米打了多少吨?15吨!”刘辉说:“今年分公司玉米平均每公顷单产15.7吨,亩效益达到1.2万元。现在啊,一公顷产十二三吨的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啦。”

  沈英介绍,今年新华分公司玉米、水稻、大豆全面增产,最高单产玉米达到亩产1200公斤、水稻达到900公斤、大豆达到280公斤,三大作物平均每公顷效益都在万元以上。分析今年增产的几大因素,沈英说,一是农业基础保障,2012年秋天,农场购进凯斯大马力拖拉机、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等世界最先进农机设备40多台,大马力机车保证了80%秋起大垄,100%秋整地、秋施肥,100%黑色越冬,实践证明,所有秋整地、秋起垄的地块产量都高,春天不动土,起到了土壤水库抗旱、抗涝、抗病的效果。二是抓农时、抢积温,往年大田播种都在4月23日到25日,今年针对4月高温气候,4月13日覆膜,17日播种,农时提前半个月。此外,玉豆轮作的种植结构调整、优良品种推广,都为今年粮食增产出了力。

  今年,新华分公司将高产创建作为提高粮食产能的主攻方向,在采取调整种植结构、选用优良品种、应用先进机具、抢抓播种农时、实施统一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同时,大力配套先进农艺,在推广大豆“垄上三行”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一增二保五到位”,即增加种子育肥处理,保苗前封闭灭草,绿色安全环保;保苗前深松一犁;整地基础到位,播种质量到位,化控防倒措施到位,病虫害防治到位,水肥调控到位。

  在宝山管理区农业部万亩玉米示范片,泛着油光的黑土地上已经起完大垄。管理区主任孙加松介绍,这片玉米最高亩产1133公斤,平均亩产1030公斤,9月25日开始收获,5辆大马力收割机车每天连续工作18小时,4天完成收获,紧接着打茬、翻地、耙地机车跟进,全部实现秸秆还田。10月16日,新华分公司43.6万亩耕地秋整地全部完成,百分百实现黑色越冬。在晒场、在地头、在经贸流通部的烘干塔前,拉粮的车辆络绎不绝,成捆的钞票揣进种植户的腰包里。为了让职工的粮食及早变现、为明年生产打好基础,秋收后,新华分公司组织百名干部下基层,开展大服务,用基层干部的话说:“我们不仅要帮‘娶媳妇’,还要管‘看孩子’,服务到底。”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