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的抗战歌声伟大的民族精神

28.08.2015  14:48

  

 

  
松花江上

  
大刀进行曲

  
游击队歌

  
救亡进行曲

  歌声,能唤起人们的记忆,打开思绪的闸门,或欢愉,或悲怆,或激情飞扬。然而,有一种歌声,裹着血雨腥风,蘸着铁血烽火,烙着民族的伤痕,从亿万人的胸腔发出不屈的呐喊,那就是70年前中国人民为民族存亡而传唱的抗战歌曲。今天听来,它们依然如滚滚沉雷从天际传来,犹如民族奋进的催征战歌!值此,我们将“嘹亮的抗战歌声”活动所推荐的30首抗战歌曲分期刊登和介绍。

  ——编者

   一首不朽的战斗性悲歌

  歌曲《松花江上》创作于1936年11月。当年我国东北已沦亡,大批难民和青年学生流亡到关内各地。作者张寒晖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他看到流亡到西安的难民,他们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满怀着悲愤,却无处倾诉。张寒晖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又恰在这时,他接到一位在东北军做地下工作的同乡送来的《东望》杂志,是东北军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五周年而出的专刊,专刊的封面上有东北军爱国将领王以哲将军的题词:“我们何时能返回那美丽的田园?何时能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时能救我亲爱的父老兄弟姐妹于水火之中?”张寒晖再次被深深感动,他夜不能寐,流着眼泪写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松花江上》。曲成后,他先教二中的学生们唱,后来传到东北的学生队里,不久就传遍东北军,传遍西安城,以致全国各地都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一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就是这样诞生,并流传下来!

  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的结构写成。它的第一部分由两个基本重复的长乐句组成,节奏缓慢,音调悠长,深沉哀怨,但却并不绝望地哭诉着东北故乡的富饶及敌人占领后人们被迫背井离乡时的痛苦心情。第二部分则是对流亡他乡后的悲苦情景的倾诉和叙述。而它的尾声则是全曲的高潮。以深沉悲愤的感情,倾吐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似哭诉、似呼号,但却充满着内在的力量和胜利的希望。

  这首歌创作于1936年的下半年,据张寒晖说,当时他是将北方妇女上坟时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松花江上》的曲调的。可见他写这首歌时是强调突出悲伤的情绪,要人们流着眼泪去报仇雪恨,去夺回“可爱的家乡”。

  在抗日战争初期,作曲家刘雪底曾把他从上海到香港流亡途中谱写的《离家》《上前线》(均为江陵作词)两首歌,与《松花江上》连在一起公开发表,题名为《流亡三部曲》,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成为我国抗战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周恩来在1937年12月31日写的《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一文中曾写道:“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们断肠。”可见这首歌在那个苦难的年代,发挥了多么巨大的鼓舞作用。这首歌至今传唱不衰,更显示了它巨大的艺术生命力。

  家乡在敌人铁蹄下践踏的历史早已过去,“可爱的家乡”也早已从敌人手中夺回。然而,这首歌却以深刻的内涵和悲壮的呼号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的历史,更要珍爱今天的祖国和家乡。

   战斗的呐喊时代的吼声

  周钢鸣作词、孙慎作曲的《救亡进行曲》,是“左翼音乐运动”和救亡歌咏运动初期出现的优秀抗日歌曲之一,创作于1935年。

  东北沦陷后,1935年日本侵略者又逼近华北,北京学生举行了有名的“一二·九”运动,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在全国掀起爱国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救亡进行曲》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并很快成为救亡歌咏运动中传唱最广的歌曲之一。歌曲采用进行曲形式,易上口,受群众热爱,是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具代表性歌曲之一。此歌被电影《青春之歌》选为插曲,由作曲家瞿希贤改编为四部合唱。

  孙慎:作曲家,浙江镇海人,从1935年起先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词曲作者联谊会等进步团体,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并创作了不少歌曲。建国后任音乐出版社总编辑、社长,《人民音乐》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代表作有《春耕歌》《民主是哪样》等。

  周钢鸣的歌词可以说句句都是响亮的口号,且长短不一。它的曲调也以号角般的“1、3、5”为骨干音构成旋律,且以连续的附点音符和进行曲节奏为特征,因此更加坚实有力,慷慨激昂,恰似时代的吼声、战斗的呐喊,以鲜明的音乐形象给人以鼓舞。《救亡进行曲》虽以三部性结构写成,但却采用了单一形象的单一主题,因此更显得集中、精练。这首歌创作出来之后,迅速在全国流传开来。据当时的报纸报道:1936年北平举行“一二·九”运动周年纪念会时,曾有5000人齐声高唱《救亡进行曲》。

  鉴于《救亡进行曲》的巨大影响,电影《青春之歌》在拍摄时曾征得作者同意,由作曲家瞿希贤把这首歌改编为混声合唱,用在影片将近结束时群众与军警搏斗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斗争情景。

   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兄弟们

  《大刀进行曲》是一首著名的抗日救亡歌曲,由麦新作词作曲,诞生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

  当时,在上海参加救亡歌咏运动的麦新,深受全国军民抗战热情的激励,又听到驻守在长城脚下的二十九军组织起大刀队与敌人拼杀的事迹,遂写出这首歌,并在初发时曾题“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原词中也有“二十九军的弟兄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弟兄们”)。由于这首歌曲歌词简练,情绪激昂,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人们杀敌爱国的思想感情,所以很快就在群众中广泛传唱,被称之为“一把砍向日寇的大刀”。

  有趣的是,在传唱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成了这首歌的修改者。在原曲中,“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一句开始是一拍一个音,而群众则把它唱成了切分节奏。麦新认为“还是群众唱得对,一开始用切分音符更能表达对敌人的无比仇恨”,随即按群众唱的切分节奏定谱。这种切分节奏与这首歌的结尾“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的切分节奏形成首尾呼应,使之既完整统一,又别具特色。它以严谨的结构和富于动力的节奏,直率的情感和粗犷的气势,生动地表现了当时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英雄形象。因此,几十年来一直传唱不衰,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颇有影响的歌曲作品之一。今天人们唱起它,不仅能使人联想到当时的情景,也能给我们以爱国主义的教育和鼓舞。

   艺术化表现游击健儿的形象

  贺绿汀的代表作《游击队歌》,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颇有影响的一首优秀的群众歌曲,创作于1937年。

  当时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员剧团一队,沿铁路线北上,到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临汾一带活动。游击队员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深深地感染了他。贺绿汀下定决心写一首歌,把当时的政治形势、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用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而不是在歌词中塞满了军事术语或政治口号。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游击队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道出的是要练好射击本领,节省子弹等意义。“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就是说我们必须从敌人那里取得武器和给养。

  这首歌1937年在山西洪洞县的高庄由作者亲自指挥首演。为了表现游击健儿们轻松愉快、机动灵活的风貌,作者还特请欧阳山尊以口哨伴奏,更为这首歌增添了光彩。1938年5月,在武汉为悼念作者的老师黄自所举行的音乐会上,又被改编为四部合唱。此后,这首歌就开始在国内外广为传唱。

编辑:李笑然
张献忠沉银遗址被确定在四川彭山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童方)记者27Hljnews.Cn
“莱茵”杯钢琴比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举行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潘宏宇)由德国杜塞尔多夫音乐Hljnews.Cn
2015西泠秋拍开槌莫奈作品成交价逾2000万元
  据新华社杭州12月27日电(记者冯源)西泠印社Hljnews.Cn
外媒盘点2015年度最佳航拍图 包括中国北京大堵车
  黄金周假期结束时,中国北京规模庞大的交通堵塞。Hlj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