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牌触网很纠结
Alexander Wang
2012年5月底,Alexander Wang针对中国的官网旗舰店开张,在线售卖各种产品。此时距离他在中国的第一家实体店开张,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个红得发紫、少年得志的美国华裔设计师似乎比他的前辈同行们“开明”得多——不少高级时装品牌直到现在,仍拒网购于千里之外。
对于电商这件事,奢侈品的领域里也有明显的阵营分化——那些高端的化妆品牌已经走得很远,时装品牌也在快马加鞭,而珠宝钟表行业因为自身特性,显得顾虑重重。
轻奢唱主角
事实上,中国的奢侈品电商数据很漂亮的。
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10年中国奢侈品电商网络交易规模(C2C部分与B2C部分合计)达63.7亿元,2011年增长迅速,达到108.8亿元,同比增长70.8%,2012年发展趋势走缓,2013年交易规模增长34.8%,达到208.2亿元,预计2014年全年将达到274.3亿元。而从电商销售行业占比来看,中国的奢侈品电商似乎也仍有发展空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奢侈品在线销售仅占奢侈品整体销售的3%,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12%。
然而,结构问题无法忽略:轻奢品牌、大牌副线、设计师潮牌在其中占据了很高的比例。比如CK就正在搭建针对中国内地的官方网购平台,预计明年上线——专门售卖旗下的CK jeans和CK underwear。
Giorgio Armani
大牌在蠢动
除了CK这种投石问路的做法,也有不少大牌已经全情投入。
除了年轻的Alexander Wang,老牌的Giorgio Armani也在中国官网上开辟了在线购物渠道,品种不少,价格与国内旗舰店基本一致。今年,Burberry也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同样线上线下价格一致——其客服人员称,网上旗舰店主要满足当地没有实体店的顾客。对此,易观分析师林文斌认为,中国奢侈品市场蕴藏巨大潜力,但其实体店主要开在一、二线城市,广大三、四线城市不能覆盖。从这个角度来讲,网店价格是否比实体店优惠并不重要。
比较令人意外的品牌,是万宝龙。尽管历峰集团旗下的多数品牌都进行了网络渠道尝试,但真正做到在中国开设在线购物渠道的,仅有万宝龙。他们的多数产品如书写工具、腕表、皮具在网上都能找到,并且点击进行简单操作即可支付并购买,价格比国外官网同款产品大约贵10%。
谁是“死硬派”
更多的奢侈品品牌还是做出了保守的选择。
比如珠宝和腕表巨头卡地亚,其英文官网早有针对欧美市场的在线销售,但就是不支持中国内地市场。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伯爵、积家、FENDI等很多品牌的官网上——在他们的英文官网,你可以轻松查阅货品图片和价格并下单购买,但你无法填写位于中国的收货地址;而在他们的中文官网上,同样有货品和价格,只是当你要购买时,网站会帮你搜索并提醒你:请去离你最近的这家店铺。
更保守的选择,大规模地出现在腕表领域。比如瑞士斯沃琪集团旗下的一众品牌,从浪琴、天梭这样的中档品牌,到宝玑、宝珀这样的顶级品牌,不仅没有官方网购渠道,甚至从来不对任何网络销售进行授权——除了年轻的斯沃琪腕表。
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中高端瑞士机械腕表的集体选择,包括百达翡丽、劳力士、江诗丹顿、欧米茄等皆是如此。“现在还不能通过我们的网站购买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腕表,我们也不能确定是否能在今后几年提供此类服务。”百达翡丽总裁Thierry Stern表示。(吴轶凡)
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