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宁德严查干部私房看习近平治国理念
习近平,1985年32岁时从河北到厦门市任副市长,然后在宁德地区、福州市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到2002年10月调往浙江,在闽工作17年。他说过:“我人生中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福建度过的。”
在宁德地委书记任上严查干部占地建私房,初步展露了习近平强势的行政风格。宁德是福建的贫困地区,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私房却蔚然成风。多的一户占地300平方米,建房标准与其收入状况严重不符。
据人民日报1990年5月21日通讯《办好一件事,赢得万人心》披露:全区有7392名干部营建私房,其中副县级以上的干部达242人,科级以上的干部1399人,分别占这两级干部总数的49%和46%。“这是一组与贫困地区形成强烈反差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习近平在地委工作会议的讲话掷地有声:“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你违纪违法占地盖房,为一己之私破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了党和人民利益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
宁德地委决定:敢于碰硬,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福鼎县前县委书记、现任县人大主任,曾在当地工作二十多年,在龙山占好地、高标准建私房,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地委调查组现场丈量占地面积,查询核对建材来源,对其换地多占70平方米,无偿占用县建筑公司财物进行了补款,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习近平让查处行动制度化,规定干部确需建房者,应在银行存足建房资金总额的70%,经过政务和业务双重审批,再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建房用地申报手续;各县在每年划出的建房用地指标内限定用于干部建房的比例,原则是干部建房用地大大少于群众,领导干部又要少于一般干部。
“从下往上查,很难查下去;从上往下查,问题迎刃而解。”习近平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了这个不得人心的问题。
在这篇通讯旁,人民日报刊出吴昊的评论《锲而不舍,无坚不摧》,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习近平领导的宁德地委:
“干部非法占地建私房,中央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尽快解决。但像福建省宁德地区解决得这样彻底的还不多。办事情,解决问题,没有一股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是不行的。过去有些事情,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就草草收兵,原因就是有些同志缺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有些人很会看‘风头’,‘风头’来了,上级喊得紧了,他们就收敛一下,稍一平息,又搞起来。最后是胆小的吃亏,胆大的占便宜;老实人吃亏,不老实的占便宜。”
吴昊写于25年前的这篇评论,今天看来颇具历史感:
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可以说,对于建设我们的党、建设我们的国家,目前又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样的时候,提倡锲而不舍、无坚不摧的精神,切切实实地把我们应该办的事情办好,比什么都重要。
在习近平身上,延续了老一辈革命家对百姓民生的朴素感情。据人民网报道:在宁德做书记时,习近平带领地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头戴草帽,肩搭毛巾,顶着炎炎烈日,在崎岖山路上跋涉两个多小时,走访乡政府。沿途荆棘杂草丛生,习近平一行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习近平主张:“下基层不要‘一窝蜂’似地涌到工作基础好的‘热门’地方去凑热闹,而要多跑‘冷门’,到问题多、困难大、条件苦的地方和群众中去送温暖、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