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7岁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民法官——刘亚庆

21.12.2017  23:23

    12月16日,当记者走进依安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三庭庭长、矛盾多元化解中心主任刘亚庆的办公室时,发现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一沓未装订成册的卷宗,一本记录着开庭事宜等内容直到12月26日的台历。可57岁刘亚庆却在10月24日,依安县矛盾多元化解中心揭牌仪式当天,因长期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永久地离开了这间办公室,告别了他挚爱的司法审判工作。

    22公里调解路走六趟 原告再借被告9万元

    “刘庭长,我想咨询您点事。”2015年秋天,依安县居民姜海峰跑到依安县人民法院找民三庭庭长刘亚庆咨询立案事宜。原来,年初经营农贸公司的姜海峰借给依安县某村民王春海8.7万元,用于种地,说好秋收就还钱并写下借据,结果到日子王春海还不上钱。 刘亚庆仔细询问后对姜海峰说:“先别急着立案,你先忙去,过两天我给你消息。

    姜海峰因为经营农贸公司,打过几次官司都是刘亚庆审理的,他相信刘亚庆一定会回复消息,但他没想到刘亚庆为他这8.7万元的欠款,利用节假日时间到王春海家去了解情况,做调解工作,一去就是22公里路六趟往返。

    当刘亚庆拿着王春海耕种农田地的照片,向姜海峰介绍道:“王春海是个老实本分的种地人,一家9口人借住在一间毛坯房里,一家老小就在地上铺地板革睡觉,今年收成不好,他就挣了5万元,如果还上你的钱,他没钱种地生活不说,还得拉点饥荒,能不能分三期把钱还你?

    “我同意!刘庭长。我真没想到你为我这点事,跑那么多趟路,还照了照片给我看。说实话,我一借钱的都不知道王春海家啥情况,住在哪,你可真行!我这还没立案呢,先被你调解成功了!”姜海峰感慨的说道。

    随后,王春海将1.5万元先期还给了姜海峰,并承诺余下欠款明后年分两次还清。第二年春天,王春海种地买种子、买化肥没钱了,姜海峰得知后还给他做担保在农机公司借了6万元的种子和3万元的化肥。第二年秋天,王春海如期还上了种子、化肥钱,还还上了姜海峰5万元欠款。

    姜海峰说:“刘庭长设身处地为我们双方着想,本来对立的原被告,经他一调解,现在处的跟亲兄弟似的。

    姜海峰介绍,这些年他有7个案子要到法院起诉,其中3个还没走诉讼程序就被刘亚庆调解成功了,而且调解的双方对结果都非常认可和满意,这真是不容易。

    为1角4分钱调解7个半小时 晚9:30达成调解协议

    2008年,依安县20余户马铃薯种植大户联合起诉一农产品公司。原来,这家农产品公司在播种前和种植大户们签订供销合同,种植大户们种植农产品公司提供的克山种薯,秋收后再由农产品公司按约定价格回收马铃薯。但一晃到了10月末,农产品公司却以马铃薯大小不一、纯度不够为由,拒绝按照约定价格回收。

    种植大户不愿低价售卖自己的马铃薯,但大量的马铃薯随着天气渐冷即将上冻也存放不住了。时间就是金钱,受理案件后,民三庭庭长刘亚庆和书记员付春红迅速到涉案农产品公司送达起诉书,但这家农产品公司早已关门歇业,公司总经理黄某的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黄某也不在户籍地居住。

    次日,刘亚庆通过走访黄某的社会关系网了解到,黄某就在依安县内一家饭店请朋友吃饭。中午12时许,刘亚庆带领书记员付春红到达饭店,在饭桌上见到了正和朋友吃饭的黄某。

    “我知道你们来是为了啥事,告诉种植户土豆达不到合同约定标准,我就是不给收购价。”当着朋友的面,被法官堵到的黄某觉得折了面子,也没给刘亚庆啥好话。不过刘亚庆没恼,反倒客气的说:“黄总,您先吃饭,我们在外边等您,希望您饭后配合我们了解点情况。

    刘亚庆和付春红在饭店门外,站着等了两个小时后,黄某终于配合他们来到依安县人民法院,与此同时,他们还将种植大户也约到依安县人民法院,对双方进行“背对背”调解、“面对面”调解、“换位思考”调解。

    经过刘亚庆对双方的五六回合调解,这家农产品公司的总经理黄某承认自己出售的克山种薯实为讷河种薯,而种植大户们也同意不按照合同约定价格出售现有马铃薯。又经过多轮调解,刘亚庆最终将双方马铃薯成交价格从0.27元/斤调解至0.41元/斤。

    晚上9点30分,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谢谢,刘庭长!明天我就把土豆都收了,把钱给这些种植大户们。”农产品公司总经理黄某非常满意调解结果,并邀请刘亚庆和付春红一起吃个晚饭。

    “我们还有工作,就不和您一起吃晚饭了。要说吃饭,您就请这些种植大户们吃顿饭吧,明年还得继续合作呢。”刘亚庆笑着说道。

    随后,原被告双方真的搂着肩膀出去吃晚饭了。

    书记员付春红不理解的问刘亚庆:“刘庭长,就为这1角4分钱花了7个半小时,值吗?

    “百姓的事,一分钱也是大事!”刘亚庆认真的说。

    “这么晚了,您不吃饭啊?

    “只要咱干着法官的活,就不能吃老百姓一口饭。走!我请你吃碗面去。”晚上10点,两人终于吃上了一天中的第二顿饭。

    15元布鞋穿一夏天 衣服几乎都是工作服

    “他是个孝顺的好孩子!经常来看望我,为我换洗床单、被罩。今年啊不换了,我舍不得换啊。”刘亚庆的妈妈,90岁高龄了。没人敢告诉老人,他的二儿子已经没了,可老人就像有预感一样,抱着二儿子刘亚庆换洗过的被子不愿放手,说上面有他的气息。

    “亚庆,是个骗子!说好退休就带我四处走走,好好照顾我的,都没实现呢,人就走了。”妻子明朗抱着刘亚庆的照片痴痴的住在家中沙发上哭着述说着,照片中的刘亚庆,1米83的身高,200斤的体重,魁梧的你不敢相信这个大汉已经过世了。明朗追忆着丈夫刘亚庆,2012年,历经乳腺癌的明朗再次患上结肠癌,在天津医院手术时,刘亚庆到医院陪护了明朗两天,这两天刘亚庆就住在病房外的地板上,自己一日三餐就吃一元一张的大饼充饥,给明朗则买好的营养品放在病房柜子里。两天后,刘亚庆将刚刚术后出重症监护室的明朗交给其表弟照看,自己则返回单位工作。

    “我也对不起,亚庆,没给他买过啥好吃好穿。”妻子明朗愧疚的说。刘亚庆是个十分节俭朴素的人,不挑吃不挑穿。“你别给我买东西,买了我也相不中。”刘亚庆常对妻子明朗这样说,刘亚庆过世时,妻子和亲友一同整理他生前衣物,发现他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所有衣物几乎都是单位的发的工作服,一双县里运动会发的灰球鞋,穿了五年多;一双15元的布鞋穿了一夏天。

    “要不出去买一件吧?

    “别买了,生前没穿着,人没了,烧过去也不认新衣服。”刘亚庆妹妹一边帮嫂子收拾哥哥衣物,一边安慰的说道。

    上门帮扶贫困亲友 枕头下偷藏1000元

    远方亲戚孟某在依安县某乡村做糕点,农忙时节,就推着三轮车载着糕点到田间地头售卖,因为没有经营许可证,被卫生部门罚款。

    孟某不服气,就找到刘亚庆说理。“你在县里当庭长,帮我找他们说说,别罚款了。

    刘亚庆见到孟某就知道他的来意,先把他拽到家里。“让你嫂子炒两菜,你好不容易来县里一趟,咱俩喝两盅再唠家常。你啊,没有经营许可证就不能干糕点作坊,罚款是必须的,我可说不了,要我说明天你就去补办一手续,让自己的糕点作坊合理合法,以后再也不用躲着检查了。对了,你的糕点到底好不好吃?我买点给你老姨尝尝,也算照顾照顾你生意。”刘亚庆掰碎了揉开了给孟某讲道理,让孟某心服口服的去办理了食品卫生许可证。

    刘亚庆听说农村表姐家孩子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没钱医治。每逢节假日,刘亚庆就到表姐家帮忙干点家务农活,给孩子买点营养品,或者拿300元、500元、1000元,让表姐带孩子看看病。

    后来,表姐就不要刘亚庆的钱了,刘亚庆只能将准备帮扶表姐家的1000元偷偷藏在孩子枕头下面。这样的帮扶持续了两、三年,直到表姐一家带孩子到外地医治并居住,两家人还依然保持着联系。

    不断学习只为更好工作

    多年来,刘亚庆一直坚持为全庭干警订卷。“庭长,订卷卡号这种杂活,还是让我们书记员来干吧。”“你们去忙吧,有时间的话多复习一会司法考试,我装订卷宗,案件内容可以再捋一遍,免得出错。

    2002年刚刚当上民三庭庭长的刘亚庆,相继接手了依安县亚麻厂破产案和糖厂破产案。当时《破产法》刚刚颁布,刘亚庆为更好处理案件,自掏腰包购买了《破产法》一书,让民三庭成员人手一本,大家一边学习,一边在实践中摸索。同时,刘亚庆还向有过处理破产案审理经验的齐齐哈尔中级人民法院请教学习,不断参照、请示处理依安县亚麻厂破产案和糖厂破产案。

    2003年,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培训学习一周,刘亚庆将机会让给了刚刚参加工作的书记员徐东华,并要求徐东华珍惜学习交流的机会,认真记录培训内容。

    徐东华没想到培训结束,自己刚回到工作岗位上,刘亚庆就将他的学习笔记复印,午休时自学。看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还向徐东华和同期其他学员请教。

    几十年来,刘亚庆养成了使用台历记录和安排工作的习惯。一本台历365页,满满的写着开庭排期、当事人的联系方式、办案思路的支言片语。如今,刘亚庆办公桌上的台历永远定格在了2017年10月24日,然而,同事们在整理遗物时发现,台历接着翻看下去:“10月25日,安排两个调解案件送达文书;10月26日,上午查封房产,下午开庭……一本普通的台历,仿佛刘亚庆的生命,因写下法官的辛劳而变得厚重,因充满着对工作和生活的眷恋而鲜活。直到刘亚庆倒下时,衣兜里还揣着因工作迟迟未去的单位体检单。

    刘亚庆从事司法审判工作35年来,先后办理了5000余起案件,无一错案和上访缠诉,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自己追求、热爱的司法审判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文章出处: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