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米都放飞梦想
在红卫农场有一名年轻干部,他就是何培雄。2010年6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专业毕业后,他便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身份来到红卫农场。在红卫工作五年时间里,他刻苦钻研,先后为水稻生产搞了4项发明创造,其中有2项获国家专利,转化推广科技成果3 项,累计为农户节本增收近百万元,成立曲辰农机合作社,吸纳入社有机户160余户。他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创新能手”、省农垦总局级农机监理先进个人、建三江管理局“五四”青年奖章等称号。
他的家乡在甘肃省张掖市,出生在农村,看着父母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一年却没有多少收成,他早早就立志要为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而努力。当他从电视上看到那些农用飞机、联合收割机、大马力机车作业的镜头时,总是羡慕得不得了,梦想着有一天,也能驾驶着高科技的大马力机车驰骋在田间。
2006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何培雄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并以优异的成绩录取。大学四年里,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那里有着我国最全的农业技术资料,正是这份好学,为他后来的发明创造练就了扎实的理论功底。2010年6月,何培雄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身份来到红卫农场,开始了他人生新的征程。
2011年3月,何培雄调任红卫农场第五管理区技术员,他的发明创造也是从那时开始的。春天正是抽水泡田季节,管理区100余个农户每天都要到地里为电机井关闸、开闸,水田抽水人不可能老在地头看着,有时地里停电不抽水也不知道,住地离地块大多较远十分不便。看到这种情况,当时他就想,如果有一个装置能远程控制电机井该多好,既能给老百姓解决问题,又能为管理区生产带来快捷和便利。敢想敢干的他有了这个想法后马上行动,于是,何培雄的宿舍变成了研发“阵地”。做实验需要很多工具,他开始收集和购买各式工具和元件,电烙铁、钳子、万能表、电阻、电熔、芯片、示波器等,没有的就上网买。同宿舍的还有其他3名大学毕业生,为了不耽误大家休息,何培雄做实验都是别人不在屋或都睡着的时候进行。他将自己的构思绘成图纸,从遥控宿舍的电灯开始,先是自行设计,设计好电路芯片,调整好电流电压等专业数据,再将电路板设计好,用打电话的方式远程控制宿舍电灯。第一次,很不幸,芯片爆炸了,宣告失败,但何培雄没有气馁,又重新设计、重新编程,对数据进行计算和调整。第二次,芯片没有爆,但元件损坏很严重,仍然没有成功。于是,他便决定从网上邮购或出门去买这些元件。只要一有出差的机会,他就到各地电子商城去购买一些电子零件。两个月的时间里,他自费3000多元做了6次实验,其中5次失败,光万能表就用坏了3块。功夫不负有心人,何培雄终于能用手机远程遥控宿舍的电灯了。这个成功让他感到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更增强了他的信心。
2011年6月2日,何培雄带着自己的小发明在农户梁发的地块里进行手机远程遥控开关试验,当老梁拿着手机坐在家里遥控着自家的电机井开始抽水时,老梁乐得合不拢嘴。何培雄利用手机远程遥控电机井抽水的技术发明终于成功了。2011年的7月份,他申请了国家专利,2012年5月他拿到了这项发明的国家专利证书。
取得了研发成功的何培雄没有忘记农场对自己的支持、身边种植户对自己的帮助,他免费为第五管理区和第二管理区安装了60多套远程遥控电机井抽水设备,还为管理局其它14个农场每个农场无偿安装一套,使全局更多的种植户应用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目前,手机无线电井遥控装置已在建三江管理局推广应用水田约540万亩、电井1.8万眼,每年可节约劳动成本2700万元,节约电力资源165万千瓦时,节约水资源3000万立方米。在极大节省人工、为种植户节本增效的同时,何培雄也收获了他创业的第一桶金10万多元。
何培雄没有因为一次成功而停止科研的脚步。2012年春,他发现管理区的育秧大棚管理智能化利用率不高,集中大棚育苗基地浇水、通风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人工,十分不便。于是,他灵感一闪,如何让全场700余平方米的大棚育秧基地真正实现自动控制温度和湿度,这成为他发明的又一主攻方向。于是,何培雄在农场租了一个5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开始了新的研发。
将大棚基地手动微喷和手动卷帘装置都变成自动的,想法虽好,但变成现实却不那么容易。从此,编程软件、图纸、电焊、万能表这些 “老朋友”又开始天天陪伴着他。用微喷、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动机等反反复复实验,实在搞不懂了,他就向母校老师请教,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2012年10月,在室内第一次完成了模拟育秧大棚的自动化管理实验。但当何培雄安装到真正的育秧大棚上时,因室内外环境的不同,第一次实验并没有成功。他又开始在室外实地实验,尝试了10多天才达到了理想效果,这项实验前后一共花了他1万多元。后来,他又反复做了12次实验,到了2012年11月,终于成功开发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稻育秧大棚智能化管理系统,并在第五管理区的32栋育秧大棚率先使用。如果大棚内温度超过上限值,大棚两侧卷帘器自动打开,如果苗床干了,超过湿度域值,微喷便会自动喷水,达到电脑设置的标准。种植户们再也不用早晚都用人盯着大棚通风、浇水了,管理区只安排一个人在大棚基地负责设备安全就可以了,大大节省了人工,也提高了管理标准。
该实验成功后,何培雄立即申请了国家专利。经论证,此项技术推广后可使水田每亩增产约10公斤,管理局1000万亩水田可增产粮食约两亿斤,节约劳动力成本3200万元。何培雄也再次赚取了他创业的第二桶金,并获得了国家专项。
接连两项发明获专利,何培雄在来场工作的大学生中已是创业的佼佼者,更是科研名人,但他却没有满足自己的成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特长和岗位更好地带领、服务职工群众。2013年春,在管理局、农场领导的支持下,何培雄投资16万元成立了曲辰农机合作社,召集一同分来的大学毕业生一起学习、研究,找出农机作业各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办法。当年,他们就开发了水田池埂轨道小车自动转弯系统和催芽棚箱体苫布自动收放设备,并申请了国家专利。曲辰农机合作社的业务主要有3大块,新技术研发、农机售后服务和农机培训,合作社还与管理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免费为加入合作社的会员开展农机知识培训,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入社的有机户现已达到160户。何培雄的目标是把曲辰农机合作社建成大农机的“4S”店。
如今在红卫农场提起何培雄,种植户们交口称赞,他不仅用科技改变了传统的操作模式,还以爱农场、乐于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在广大青年中树起了一面创业致富带头旗。何培雄也以他实干、刻苦的精神带领着曲辰农机合作社创造着更大的成就。 厉远 王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