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专家将尝试首例 “猴子”脑部移植

09.06.2015  12:09

  棕色的鼠头与黑色的鼠体成功手术“对接”,几小时后,老鼠奇迹般的睁开了眼睛。这样科幻的镜头并非电影桥段,而是哈医大二院显微外科任晓平教授带领他的团队经过千只老鼠反复实验后创造的一个奇迹。记者日前从哈医大二院获悉,在完成首次老鼠脑部移植后,任晓平团队将尝试首例灵长类动物脑部移植,他正在向医学最前沿的人类“头移植”一步步靠近。

  凭借“手移植”成功经验转战“头移植

  1999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任晓平参与完成了世界首例人体手移植手术,手移植中的高精尖技术对他触动很大。2012年,任晓平回到故乡哈尔滨,在哈医大二院组织了他的科研团队,在手移植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开始尝试大脑移植。

  经过对千只老鼠的不断实验,2013年,任晓平科研团队进行了首次脑部移植的老鼠实验,移植了全新大脑的老鼠在手术后开始呼吸、恢复心跳,成功存活了一段时间,向“头移植”又迈近了一步。

  “双狗头”移植存活有先例 要再创奇迹

  1956年,哈医大二院赵士杰挑战狗头移植,“双狗头”存活5天零4小时,创造了国内纪录,这一举措开启了中国器官移植的先河。

  进行了首例老鼠脑部移植后,任晓平团队决定进行更大的挑战——灵长类脑部移植。他将努力突破脑部移植中枢神经复合方面的挑战,只有动物实验的成功,才能挑战人类异体头身重建。

  冰城专家或有机会参与人类“头移植

  日前,30岁的俄罗斯计算机科学家主动请缨想成为世界“头移植”第一人,意大利神经学家赛吉尔·卡纳维罗接受了他的提议,手术定于明年完成。

  任晓平团队在国际杂志上发表的学术文章、建立的首个异体头身重建的小鼠模型、异体头身重建的概念、实验和模型的阶段性进展受到赛吉尔·卡纳维罗的关注,他与任晓平教授取得联系,两人将同时应邀参加6月美国马里兰举行的第39届神经学和骨科年会。

  明年“头移植”手术将会集国际知名医学专家,任晓平或有机会参与手术。

  灵长目

  是哺乳纲的1个目,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包括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主要分布于世界上的温暖地区;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是大猩猩,体重可达275千克,最小的是倭狨 ,体重只有70克。人类属于灵长目动物。

  “头移植” 三道难关

  “头移植后是要能保证有意识、有感觉、有知觉、有思想的生命,而不是徒有呼吸支撑的人体,现有的头移植技术尚不成熟,仍面临三道难关。”任晓平说。

  中枢神经再生问题。 中枢神经是只会变少不会变多的稀缺资源,不像是干细胞等可以再生的组织。中枢神经术中被破坏是否能够被重新吻合找到“落脚地”、在新的身体上能否发挥功能、是通过PEG等粘合剂还是干细胞,目前在实验上还没有最突破的进展和发现,这也是任晓平不断尝试脑移植的核心研究问题。

  免疫排斥问题。 因为头身重建的特殊性,涉及复合组织的重建和神经功能的保护,在重建之前是无法进行像其他器官一样的类似灌洗预处理的,选用何种方法抗排斥,哪一种效果会更好,仍在实验中寻求结果。

  “还有人体大脑的低温冷冻问题怎么处理”,任晓平说,常温下大脑保持血运的时限是4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就会因缺氧缺血而坏死。

  伦理问题。 任晓平说,这是研究领域外的一道难题,大家之所以关注“头移植”,因为它太超乎常人的想象,给人头换身体或给身体换人头,更多人急切地想看到的是,移植后的新人是如何生活的,这其中就不乏伦理的探讨甚至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