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类央企应收账款高居榜首 业内称不用担心
■本报记者 矫 月
随着2015年中报的收官,各行各业上半年的各项指标纷纷公开亮相。其中,一直被市场所关注的应收账款排名也一目了然。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应收账款排前三的皆是基建行业的上市公司,其中,中国中铁应收账款为1545.42亿元;中国建筑应收账款为1425.09亿元;中国铁建应收账款为1134.05亿元。
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三家公司的应收账款排名位于前三主要是因为:一是企业现金吃紧;二是企业大客户集中度较高;三是企业应收账款过高与“一带一路”战略或有一定联系,该战略实施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应收账款。
据上述一家基建行业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透露,虽然公司应收账款多,但多数款项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支付,因此,不用担心有坏账。
基建业应收账款高居榜首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在应收账款高金额榜单里排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4家上市公司属于基建行业。
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认为,应收账款过高会对基建行业的公司带来一定影响。“首先,过高的应收账款将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其次,将会增加企业的资金风险,加大坏账的可能性,影响公司业绩。此外,应收账款过高会影响公司运作或是引起资金风险。”
薛胜文认为,公司能控制应收账款下调,可以从两方面来控制,一方面明确企业内部责任,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另一方面对应收账款进行跟踪管理。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基建行业的应收账款高企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对于公司来说,由于工程大多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因此,并不用担心其无法支付账款,也不用担心会出现坏账。
中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中铁前5名客户的销售额合计为982.11亿元,占公司销售总额的 35.74%。客户集中度较高的原因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及所属项目业主是公司的最大客户。
“一带一路”战略致工程大增
薛胜文向记者分析,“一带一路”战略首先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也会因此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
中国中铁在中报中解释,应收账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应收工程款、未到期的质保金等有所增加”。
据了解,中国中铁2015年上半年相继承揽了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站前工程、(四)川(西)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商(丘)合(肥)杭(州)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南宁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以及东帝汶苏艾至贝亚克高速公路、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等多项国内外重点工程。
事实上,同属基建行业的中国建筑的基建业务在2015年上半年出现较快的增长。
中报显示,中国建筑基建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918亿元,同比增长10.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建筑业务拥有待施合同额超2万亿元,订单存量较高。公司预计,根据2015年经营计划,公司新签合同额目标为不低于15000亿元,营业收入目标为不低于8500亿元。
而中国铁建则表示,报告期内,集团实现新签合同额3179.3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 38.79%。其中,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618.25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19.45%;国内业务新签合同总额2561.13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0.55%。截至2015年6月30日,集团未完合同额为17606.921 亿元。其中,海外业务未完合同额为3953.520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22.45%。
基建行业增长前景明朗
中国铁建认为,对于基建企业来说,中央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坚定不移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等四大板块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机会。
有报道称,发改委今年已批复近9000亿元基建项目,除铁路外,公路、航空、水路等交通领域以及水利、城市管网建设等皆有覆盖,且投资体量巨大。
薛胜文分析道:“基建行业目前发展较好,国家加大对基建行业建设力度,已证实国家政策性银行发行万亿专项金融债来支持基建行业发展。”
以中国建筑为例,2015年1月份至6月份,公司长江经济带地区新签合同额2914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境内新签合同额比重达到43.3%;京津冀地区新签合同额752亿元,占境内新签合同额比重达到11.2%。
同时,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公司还发行不超过20亿美元境外债券,分期发行,具体事宜授权公司董事长及高管组成的工作小组结合“一带一路”项目进展情况以及驻外机构实际资金需求来办理。
“未来基建行业将迎来大利好,在经济新常态、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基建行业的发展规模将会大幅增大,行业前景明朗。”薛胜文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