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减之间看“绿意”——农资市场变化中的供给侧改革
新华社哈尔滨3月30日电题:增减之间看“绿意”——农资市场变化中的供给侧改革
新华社记者管建涛 高敬 杨喆
天气转暖,农民景春鹏春耕生产的脚步在加快,再过四五天他就可以育秧了。相比去年,今年他种的有机水稻多了,采购的化肥农药少了。
景春鹏是黑龙江省桦川县创业乡春鹏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去年这个合作社种植的有机水稻只有1000亩左右,今年已增加到1500多亩。
谈到增种有机水稻的原因,景春鹏直言:“去年合作社的有机大米效益好,产量虽然低点,但每斤卖到10元以上,比普通大米一斤多卖七八元钱。”
按照种植要求,春鹏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稻不使用化肥,而使用有机肥。由于这家合作社是当地的有机农产品示范区和试点区,景春鹏还免费使用了当地含有黄腐酸的有机肥。
桦川县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水资源较为丰富,是水稻种植大县。如今在黑龙江的水稻集中区,类似景春鹏这样的有机种植方式越来越多。来自黑龙江省农委的数据显示,今年这个省的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将增加到7600万亩。
此外,黑龙江省积极探索了“鱼稻”“鸭稻”“蟹稻”等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推广面积也在逐步扩大。
随着有机种植模式扩大,化肥使用量却在减少。在黑龙江省兰西县“丰旺农资”“大地肥业”等农资经销店,开业时间晚、化肥销量不如往年的情况非常普遍。从供销合作总社近日对全国农资供求的货源摸底情况来看,春耕农资供应总体上有保障,春耕用肥总量有减少趋势。
同化肥相比,种子购销与农产品市场关联更为紧密。去年我国在东北4省区实行玉米市场化改革,玉米价格大幅下降,仅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就减少近2000万亩。
今年我国在东北4省区继续实施和完善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合理调减非优势产区玉米生产。初步统计,今年黑龙江省玉米意向种植8600万亩,同比减少1000万亩。
玉米种子销售量已经明显减少。在黑龙江省兰西县农资销售一条街上,种子店前可用“门可罗雀”来形容。“盈丰种子”农资店经营者谢维萍说,往年春节前就开始卖种子了,这时候都快卖完了,但今年玉米种子卖得特别慢。
即便仍然种植玉米,玉米品种也在发生变化。今年不少农民把目光从传统籽粒玉米转投到市场好、效益高的鲜食玉米上。不久前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上,鲜食玉米种子的受欢迎程度让很多种子经销商感到意外,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周波带来的400多份宣传册早早就被抢空。
在兰西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冯贺涛看来,农资店和农资市场里的变化,反映了当前像兰西县一样的玉米主产区在春耕备耕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出现的新趋势。
特色农产品多了,传统的玉米等大路货少了;有机农产品多了,化肥农药的用量少了。这增减之间透出的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向着更加绿色的方向迈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