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大一年度项目计划”吸引1.3万学生成创客
新华网( http://hlj.xinhuanet.com/news/2015-06/05/c_134300066.htm )2015-06-05报道:
四旋翼飞行器设计,可用来航拍。
自动翻页图书杀菌机。
基于轨道记录并重复运行的智能模型车的设计实现。
黑龙江晨报讯(记者 宫玉范 文/摄) 像蜘蛛一样的爬行机器人,可以高空摄像侦察,可以墙面检修探伤,还可以像消防员一样穿越火线报告火情。这个神奇的蜘蛛侠、特种兵,4日出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学部大一年度项目计划的汇报会上。当日,自动翻页图书杀菌机、基于光电原理的输液自动报警器等二十余项大一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了展示。
“大一年度项目计划”是由大一学生以项目团队的形式,借助各种教学和科研资源开展为期一年的研发与制作项目。该项目自2010年开始,经过5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起点。
基础课还没学就搞专业研发
基础学部主任赵希文现在还记得当初推行“大一年度项目计划”时的情景。“不少孩子上来后,我们就发现他们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偏弱,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10年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学生自由组队、找指导老师,最后完成一项任务。改革刚一推出,不少老师就疑惑了,大一才进校门,基础课还没学呢,你就让他搞专业创新,能行吗?”
回想起自己大一时候做项目,电信学院2011级学生马忠超说:“那会儿单片机是什么?三极管有什么作用?步进电机怎么驱动?这可难倒了没有任何电路知识基础的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文件检索,以及自学单片机和C语言课程,我们慢慢学会了这些元件的连接和使用。”马忠超的大一年度项目是《室内空气流通智能控制系统》,简单来讲是个自动开关窗项目。他说,做项目首先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自学能力;其次,项目学习还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电路的设计、软件的编写、硬件的制作、纵使一个人有三头六臂也很难全部应付过来,只有每个人都具有合作意识,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项目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细致严谨的态度。最终马忠超小组所做的项目获得大一年度项目校级一等奖,之后他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科创的热情,组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所做项目《基于人脸识别与GPS定位的U盘加密系统》荣获大赛一等奖。
总有一些学生的能力超乎想象
回到寝室,刷卡进门,室内灯光自动开启;离开寝室,安防系统开启,实现防盗防火功能……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哈工大荣获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唯一特等奖的作品,由2013级电信学院学生崔业璞所带领的团队设计完成。该团队在基础学部大一年度项目计划中首次提出了智能寝室的想法,并在项目计划的支持和鼓励下,通过自学C语言和单片机相关知识完成了简单的寝室门禁和温湿度控制等功能。“总有一些学生的能力超出你的想象,在他们研发的过程中,能力很快突显出来,这也符合学校精英人才的培养方式。”赵希文说。
在基础学部,大一年度项目计划“孵化”的科技创新类实践还有很多。据了解,从11级学生到14级本科生,约有一万两三千人参与了大一项目计划,每年有近千个项目产生。2014级大一学生项目参与率达82%。
机电学院的“欧特克杯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和电气学院的“基于freescale单片机的流水灯设计”两个项目属于学院规定题目。这类项目中,所有学生分组后都做同一个题目。大学生机械创新与创业实训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滨生介绍:“大一年度项目主要培养学生自学机械建模软件、动画设计等技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参赛意识,由于小组之间的立题和软件的应用有相似性,组与组之间可以经常相互交流技术经验,共同进步。”
大一学会做项目受益匪浅
经管学院会计学教研室副教授高艳茹在担任2013级会计一班班级导师期间,共指导7组社会调查类的大一年度项目,学生的选题涉及网购、兼职、旅游、明星效应等各个方面,高艳茹从题目的拟定到调查问卷的设计都给予了耐心指导,时常给学生讲述优秀学长参加省赛国赛并获奖的经历,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在过程中学到东西。她认为,学生在大一有做项目的概念,大二大三的时候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思路,积极参加“祖光杯”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在设计问卷、统计数据、撰写报告、准备答辩的过程就是教会他们做项目的过程,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土木学院建筑材料系副教授李学英强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项目,了解科研过程,对后期做重大项目非常有益。通过大一年度项目计划,培养学生做科研的兴趣和写paper的能力,对工科学生来讲是个不错的机会。”
从大一走到大四渐渐成了习惯
土木学院2013级学生赵元熙所在小组项目是《研究地震中存在的“安全角落”》,题目来源于项目组中一位四川学生。她亲身经历了汶川地震,提出研究地震中房屋哪里安全系数较高,以期为今后震灾提供可参考资料。在导师的帮助分析下,小组制定出了最优研究方案,但是具体实施阶段遇到了难题——房屋模型。房屋模型需要多次使用,因此质量要求很高;模型需要仿真,因此需要根据实物等比例缩小。组员尝试过很多方案,自己制作精度不够,找工厂制作数量太少拒绝提供,购买房屋玩具成本太高,最终几乎要放弃项目了,大家又想到可以去售楼处碰碰运气,分头跑了多家楼盘,终于在一个即将售罄的售楼处找到了合适的模型。接下来是测量仪器的使用,在活动中心创新基地有提供震动台,通过向高年级学长求助学会了使用方法。通过近一个月时间不断测试,失败了无数次,才最终得出几十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完成项目。经过一年的项目学习经历,赵元熙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感慨:“在项目学习中收获了很多,独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抛弃不放弃的科研精神。我热爱科研,我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编辑:郑之铮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