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董礼涛:以匠心驻守“中国创造”

05.05.2018  21:11

  新华社哈尔滨5月5日电题:大国工匠董礼涛:以匠心驻守“中国创造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

  他,27岁成为高级技师,创下了当时公司年龄最小高级技师的纪录;他,参与加工制造国产首台30MW燃气增压机组,摘取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他,先后有120余项技术攻关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经济效益……他是董礼涛,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军工事业部的一名铣工。

  1989年,从哈尔滨汽轮机技校毕业的董礼涛成为一名铣工学徒。他每天干的,就是用铣刀对各种零部件进行平面、沟槽、孔洞的加工。生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凡。当时加工要求是将孔洞形位误差控制在0.2毫米范围内,董礼涛却想,能不能将它控制在0.02毫米?

  为了实现这个在别人看来是“野心”的“小目标”,他利用休息时间,捧着书本仔细钻研,趴在铣床上反复琢磨。他提出一些大胆的、非常规的加工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工作仅3年,董礼涛就在公司举办的各类职工技术比武活动中,连续占据冠军“宝座”,先后获得“铣工状元”“技术大王”等荣誉称号。为此,公司曾一度改变比武规则,让他做技术指导,为的是把机会留给其他参赛职工。

  其间,面对一些工友甚至前辈“光会比武,干活儿行不行”的质疑,董礼涛用一次次攻克别人无法攻克的难关证明了自己。后来,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法在全公司推广,“董师傅”成了所有人对他的称呼。“正是一次次比武训练,帮我积累了大量理论知识,为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董礼涛说。

  2008年,为适应更高效高质的生产形势,公司设备开始升级改造。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董礼涛就熟练掌握了数控机床加工操作要领。但在一台进口设备中,一些装配件是公司无法自主生产的,没有成熟工艺和成功经验,只能依赖外协加工,需要支付巨额费用,这成了公司在新项目生产上难以逾越的难关。

  “要靠我们自己的‘中国芯’,挺起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董礼涛立志潜心研究,熟悉掌握新设备特点,自行设计成套工具,创造性地制定独特加工方案,不但提升了效率、节约了成本,更扭转了以往依赖外购或外协加工的被动局面。

  “加工出来的产品要像工艺品一样,精致完美。”董礼涛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影响着越来越多年轻工人。他还将自己多年用心积累的铣床加工技法汇编成册,成为最实用的加工指导书。如今,他带的不少徒弟在各类技术比武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生产中的骨干力量。

  董礼涛组建了工作小组,每天在微信群分享实操案例和注意事项,吸引了40多名铣工一同研讨业务。“董礼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3年来,承担了大量常规火电、核电产品、燃压机组和重点工程产品的中小部件制造攻关任务,取得了10项国家专利。

  面对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机械冶金行业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等诸多荣誉,董礼涛始终保持朴素的平常心:“我没有觉得自己多优秀,我认为工作就应该这样做。同样一个毛坯,消耗同样的电能、辅料和机床损耗,干嘛不做一个精品?

  如今,国产首台65万千瓦核电汽轮机、国产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国产首台30MW燃压机组以及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都凝结着他的智慧和汗水。“这就是我们看《厉害了,我的国!》特别激动的原因!”董礼涛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从普通一线工人到知名技能专家,从攻克技术瓶颈到步入行业领先水平,从担当企业责任到肩负国家使命,董礼涛走过了近30年路程。在他看来,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是我国产业工人共同的梦想。他要将铣削加工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出发点,在助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稳步前行。(完)

大国工匠董礼涛:以匠心驻守“中国创造”
  在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内,新华网黑龙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