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草根"创业:从底层干起 努力追逐精彩人生

26.08.2014  10:32

  ▲张天一在店内烹制米粉。

 ▲肖夏正在打包快递包裹。

▲袁泽陆在肉夹馍店里收银。

 ▼毛岩政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摄影棚。

  11年前,北大中文系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一场全社会对“读大学是否有用”的大讨论;11年后的今天,人们渐渐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一些大学生从事最草根的职业。

  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大都市,大学生的择业观正悄然发生变化。记者近日连续走访从高校毕业不久的多位年轻创业者后发现,他们不再一定要选择看似“高大上”的政府机关、国有大企业、高校等单位的职位,而是白手起家,从一份肉夹馍、一碗米粉、一个淘宝包裹干起,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汗水、辛勤工作,努力追逐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短评

   平凡中活出“出彩人生”

  平凡中也许孕育着精彩。卖米粉、开淘宝店、做肉夹馍、开摄影棚……在我们这个大都市,多位年轻大学生奔波在创业的路上,虽然辛苦,但充满干劲,虽然默默无闻,但出彩人生或许就此起步。

  “不想循规蹈矩”、“要放得下架子”、“不想只做‘螺丝钉’”、“有想法,就要尝试”……对于创业原因,他们各自给出了不同说法,但无不透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意愿。这也反映了大学生择业观正发生可喜的变化。

  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变得多元和丰富多彩。还是那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自己的岗位里,以自己辛勤的双手干出一番成绩,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也配得上大家的掌声。

  在张天一看来,他在卖出一碗碗米粉的同时,让家乡的美食进入京城;肖夏在动手打包每一个淘宝包裹时想到了未来自己的公司越来越大;正忙着归置自己摄影棚的毛岩政,期盼将来能在摄影界闪光;每天在店里烤馍、收银的袁泽陆,则盘算着把肉夹馍卖到全世界——他们正走在各自艰辛但充实的草根创业路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那些白手起家草根创业的大学生,在他们遭遇挫折时,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宽容,必要时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在他们成功时,我们应该不吝啬我们的赞美。不管是谁,只要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无论从事的是“高大上”还是草根的工作,都值得每一个人的尊重。

   卖常德米粉

   用烧瓶和天平把配方标准化

  早上9点刚过,走进“伏牛堂”位于朝外SOHO一层的第二家分店,一股麻辣肉香扑面而来。厨房里,1990年出生的张天一守在“咕咕”冒泡的一大锅米粉前,老练地掌握着火候。米粉盛到碗里,再浇上泛着红油的肉汁,一碗碗米粉上桌,伴随着“嗦嗦”的吃粉声,店内的四五桌客人享用上了美味的常德米粉。

  今年临近大学毕业时,张天一身边的同学多数选择去机关、律所、国企等单位工作或者准备出国,但他却对循规蹈矩的工作一点不感兴趣。“我就是不喜欢那样的生活。”

  今年6月,张天一刚从北大法学院拿到硕士学位后,就当起了米粉店老板。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种反差:“别说什么‘硕士粉’,我就是一卖米粉的。”他的店内没有专职服务员,他和创业伙伴们同时充当着厨子、服务员和收银员。

  张天一觉得自己老家湖南常德的米粉很好吃,他最早向自己的导师透露了开一家米粉店的念头。原本以为会被劝阻,导师却告诉他:“如果打算做了,就坚持下去。”

  这让他增加了信心。他和三个伙伴一起拿出大学时攒下的15万元钱积蓄,在环球金融中心地下拐角租了一间店铺。此前,为了能获得最正宗的常德米粉配方,半个月的时间里,他走街串巷吃遍了常德几乎所有的米粉店,费尽口舌,终于在一家夫妻档米粉店学到了最正宗的牛肉粉;随后的数个昼夜里,他尝试着用烧瓶和天平来把配方“标准化”。

  今年4月4日伏牛堂开张了,最初一两周,店里一天只卖出十几碗米粉。张天一却干得挺开心,他和每一位来店内的顾客交朋友,仔细询问他们对米粉的意见,一步步改良产品。

  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张天一和他的米粉店处在越来越多的聚光灯下。3个月里,伏牛堂在寸土寸金的CBD开出了两家店;团队成员从一开始的4个人变成了14个人;店铺面积由最早的30平方米,变成了180平方米;上过一次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低调地拿到了几百万元的天使投资……与此同时,客人越来越多,有人甚至从天津特意赶来吃上一碗米粉。

  张天一希望自己能保持初心。如今,每天晚上店铺打烊后团队都会坚持开总结会,探讨米粉口味是否需要改进;为了能保持食品味道,他们拒绝利润率更高的加盟商。“希望我们今年能卖出10万碗米粉。”张天一说。

   当淘宝店主

   不到1分钟打好一包裹

  傍晚5点多,百荣市场附近木樨园小区的一间地下室里,1988年出生的肖夏熟练地打包着一个个包裹。他从众多箱子里找出顾客下单的一款羽绒服,并装进包裹袋,贴上已经写好的包裹单,抓起一旁的宽胶带围着袋子绕上几圈,不用剪刀,一只手稍加用力直接扯断四五厘米宽的胶带。近2年的开店经历,使他平均不到1分钟就能打好一个包裹。

  外面天气不算热,但狭小的地下室并不通风,屋里闷热不已。一箱箱衣服摆满了肖夏身旁一人多高的货架,空间十分局促。顾不上擦汗,肖夏拿着手里的订货单,半弯着腰在货架间忙个不停。“今儿卖出去的货多,怎么也得打包两个多小时,要不赶不上快递来收货了。”

  开淘宝店后,肖夏几乎每个傍晚都是这样度过的。

  肖夏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高尔夫管理专业,由于全国只有两所本科院校开设高尔夫专业,他本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和同学们多数选择入职高尔夫球场、当高尔夫球教练、考裁判等类似,2010年毕业后,肖夏也进入了北京一家大型高尔夫球场担任管理职务。

  为何辞掉一份薪酬优厚的工作转而开起淘宝店?肖夏觉得这和自己“不安分”的性格不无关系,他不喜欢按部就班、早九晚五的生活。

  2012年的秋天,已从高尔夫球场辞职的肖夏接触到几位羽绒服服装供应商,这让他有了开淘宝店的主意。“当时想得很简单,把网页搭起来后有人下单了我再去取货。”

  然而开淘宝店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简单。由于之前尝试的小生意失败,没有什么积蓄,肖夏拿着自己信用卡里透支出来的一万元钱,完成了淘宝店的注册以及最初几单货的付款。

  起步阶段,网店每天只有零星订单,他根据订单需求,去附近百荣市场进货时,尽管通常是最早到的,可由于进货量少,往往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才有人搭理。肖夏最初没有提货工具,两手各拎一袋四五十斤重的衣服,一脚深一脚浅,从市场慢慢走回自己的出租屋。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当年的“双11”,因为服务态度好、发货及时、价格实惠,肖夏的淘宝店当天收入就达到2万多元钱。他不断改进自己的店面页面,增加和顾客的互动,网店生意渐渐走上了正轨,开始有供应商主动找他。如今,他的淘宝店有三名员工,每天流水上万元,今年8月份还以品牌商身份入驻了天猫商城。

  肖夏说,干淘宝店的前半年没敢告诉家里。“怕他们担心,一直瞒着说我还在上班。”

  不过,同学聚会时,他并不避讳谈起自己的淘宝店主身份。“只要放得下架子,总能做成想做的事儿。”

  [1]  [2]  下一页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