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拟打造“环都市农业圈” 2020年总产值实现50亿元
本网讯(赵敏黾)今年大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农业发展方向的描述是:“提高综合效益,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盯住市场需求变化促进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大庆市农业如何提高综合效益?现代农业怎么建?一二三产业怎样才能实现交叉融合?《黑龙江省大庆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大庆市拟打造一个环都市农业圈,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
环都市农业圈横跨五个区
“规划”是这样描述我市“环都市农业圈”的:按照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繁荣经济、优化生态的总体发展要求,以萨尔图、让胡路、红岗、龙凤区和大同区北部为主要区域,发展都市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巩固绿色生态农业,提振精品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提升物流会展农业,打造建设资源节约、产业高效、环境友好、带动有力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实现郊区农业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将大庆市建设成为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乡互融、美丽和谐的北国田园城市。
那么,环都市农业圈建设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生态优先是第一个核心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加强农田、湿地、草原等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强化资源合理开发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环都市农业圈把生态建设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说明了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既然是环都市农业圈,自然也要与城市文化进行有机融合。所以,“规划”明确,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石油文化、萨满文化、农耕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等资源,丰富大庆都市农业的形式和内涵,开发地方文化特色浓郁的大庆农业景观、农业产品和农业园区,培育文化型都市农业品牌,提升大庆都市农业的价值。也就是说,环都市农业圈建设,既要以环境为核心,又要有“文化”!
2020年都市农业总产值实现50亿元
我市环都市农业圈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规划”中明确: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精品特色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物流会展农业”。逐渐形成规模化、高端化、精品化都市农业新格局,全面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乡村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东北领先、国内一流的都市农业发展区。
大庆市环都市农业圈发展的量化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绿色生态、精品特色农业园(农庄)50家、农业休闲旅游专业村50个,农家乐示范户100家;创建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个,国家级、省级美丽乡村10个;每年举办农业节会活动20次,带动农民就业10万人次以上,都市农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要实现以上发展目标,还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个是:注重引进社会资本,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劲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高端休闲农业园、创意产业园、展会农业园,创建一批国家、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其次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有机蔬菜、水果等高效园艺作物为重点,突出高端精品农产品生产功能,建成服务市区、辐射周边高端市场的寒地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
最后是要把大庆市的郊区农村和农业生产基地转变为农业景区,让全市农村向“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发展,使农村地区成为农民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致富增收的就业田园和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
环都市农业圈将建设“一区一廊”
发展目标已经确定,那么,大庆市环都市农业圈是如何布局的呢?
“规划”中明确,大庆市环都市农业圈,将围绕“一区一廊”来建设。
“一区”是指建设环城都市农业园区。依托龙凤区龙凤湿地、育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园、红岗区北极花谷产业园、让胡路区红骥乡情园、星火温泉度假村、银浪牧场、秀义湖、碧绿湖、萨尔图区春雷农场、大同农业科技园区,沿湖渠路林、傍村落草原,建设一批精品果蔬生产基地和“东郊湿地庄园”、“南郊四季花海”、“西郊生态画廊”、“北郊农场公园”等农业主题公园,以及农业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等农业园区,以点带面形成与油田、湖泊、草原、湿地融为一体的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圈。
“一廊”建设是指建设萨大路都市农业走廊。以萨大路为主线,整合沿线温室大棚、旅游文化等资源,改善道路沿线环境,完善提升八井子农业观光采摘园、高台子七撮房果蔬示范区、大同镇萨大路采摘园、林源镇六井子农业示范园和红旗林场瑞鹤庄园等农业旅游观光采摘园功能,建设都市农业景观标识系统,打造景观农业带,实现景观再造、园区升级,强化特色产品生产和高端休闲服务功能,促进农业与旅游产业再融合,打造大庆旅游休闲农业的集中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