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缘何曾经“包办一切”

11.09.2014  11:26

   大庆油田缘何曾经“包办一切

  大庆油田作为中石油重要的下属公司,2000年在美国上市,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然而,历史遗留的“包办一切”的体制却一直尚未彻底解决,大庆油田目前仍然主要采取内部消化方式解决员工子女毕业生就业问题。

  “由于大庆当地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足,油田长期以来把千方百计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视为国企的责任。”大庆油田有关负责人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对职工子女出台一定程度的招工优惠政策,一来为了稳定在职的老职工,让他们有归属感,算是一种感情上的慰藉和文化上的融合;二来则是基于现实考虑,职工子女由于成长中的耳濡目染,对企业的历史、文化比较了解,入职会上手更快,而且他们回到家乡后工作也会比较稳定,不会轻易跳槽。

  “责任”意味着大庆油田背负上更多的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目前职工子女待业者大约有两万多人。”该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据媒体报道,一直以来,大庆油田对于毕业于本科院校的职工子女,几乎是照单全收。

  据了解,经济上的单一及地理位置的偏僻,影响了大庆油田引进外来人才,这也是大庆油田不得不倾向招聘职工子女的重要原因。

  大庆油田人力资源部人才引进科科长夏克明此前对记者表示,由于地处高寒地区,油田的开采工作也已经过了鼎盛高产期,很多家在外地的优秀毕业生并不愿前来工作。“这几年我们去中国石油大学等院校招毕业生,想要100人,最后只能招到五六十符合需求的人。”他说,即使在最难就业季,招聘情况也并不乐观。

  “很多资源型国企所在的城市因企而建,产业结构单一、地理位置偏远,外地的优秀人才不愿来,也是一些企业倾向招收内部子弟背后的现实无奈。”东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夏克明也坦言:“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对于大庆来说,面临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油田要保稳产,企业要改革发展,矿区要稳定,我们不能站在企业发展角度绝对压缩人员,也不能绝对考虑子女就业不顾企业效益,而是要在发展和稳定方面选择平衡点。

  法治周末记者以应聘生身份致电大庆油田人事部,对方表示一直也面向外界招聘应届毕业生。“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尝试打破这种封闭体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庆油田中层领导介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