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转型“四重奏”
新华社哈尔滨9月10日电(记者 范迎春 )以石油工业闻名的黑龙江省大庆市,近年来以“油头化尾”为主线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在重构产业、重组要素、重聚动能、重塑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明显成效。到目前,大庆市非油经济比重上升到69.7%,经济增速由2015年的-2.3%恢复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4%。
重构产业,使经济结构更优
面对油田资源储量逐渐减少、开采量逐年调减的客观实际,大庆市以“油头化尾”为主线,围绕乙烯、丙烯等既有石油化工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石油精深加工、拓展延伸石化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培育接续产业,打造“油头化尾”、铝合金材料加工、汽车制造及配套、中高端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和新经济等“雁阵式”产业板块。550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星云化工70万吨聚碳酸酯、沃尔沃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一批生成速度快、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新项目建成投产,有力促进了大庆市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增速持续回升。
重组要素,使体制机制更活
针对国企占比过高、所有制结构单一的问题,大庆市鼓励支持地方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开放行业市场,为城市转型注入新活力。“灵活的机制体制,给了民营企业更大发展平台与竞争机会。”大庆溢泰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文昌说。
近年来,大庆市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制度、开展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试点,对闲置企业和僵尸企业进行重组和出清,把市属国企总数减少到15户以内,切实提高其运营质量和经营效益。同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国有资本、非公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培育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释放发展潜能。
重聚动能,使内生动力更足
为高质量完成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大庆市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壮大新产业、催生新业态、嫁接新模式、集聚新动能,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内生动力。
发挥各类孵化器和创业平台承载功能,培育打造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骨干型高新企业。加快建设公共资源交易交换中心,开展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转移、技术交易,促进市场链与技术链、服务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通市场主体生成和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每个县根据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重点培育一个以上主导产业。抓好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政策落地,支持民营经济进入竞争性经营行业和投资领域,对首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和年度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纳税达到1亿元的民营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重塑环境,使承载功能更强
从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精准发现和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建设一体化政务平台和大数据中心,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完善联审联办机制,提升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效率,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坚定企业和投资者发展信心。
大庆市委书记韩立华表示,通过重构产业等切实举措,大庆市转型发展初见成效。“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大庆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当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排头兵。”韩立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