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人每天喝4万瓶“大白梨” 外销辽冀浙等地
对于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而言,用大绿棒子装着的甜丝丝的大白梨汽水可以说是儿时记忆中的经典味道。近日,记者走访哈市老道外的小吃店,黑大、哈师大等夜市以及多家饭店了解到,今夏,怀旧饮料“大白梨”夜市蹿火,一些摊位每天销量高达近千瓶,一些饭店也开始引进“大白梨”。业内人士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6至8月,哈市市场累计消费约400万瓶“大白梨”,冰城人平均每天喝掉约4万瓶“大白梨”。哈市经济学专家和社会学专家表示,应完善生产工艺和销售渠道,将怀旧饮料“大白梨”打造成我省地理标志性饮品,成为龙江又一王牌。
重出江湖逛夜市几乎人手一瓶
“夜市几乎卖冷饮的摊位都在卖,每走几步就能碰到一家,烧烤摊也拿‘大白梨’招人。”
8日傍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南校区夜市上,卖“大白梨”的小郭正忙着往摊位上摆货。“大白梨这两年卖得特别好,每天都能卖个100来瓶。夜市几乎卖冷饮的摊位都在卖,每走几步就能碰到一家,烧烤摊也拿‘大白梨’招人。”记者粗略一数发现,夜市上专门卖“大白梨”的摊位有10多家,逛夜市的人几乎人手一瓶“大白梨”边走边喝。
“今年夜市上,‘大白梨’摊位遍地开花”。小郭对面的王师傅告诉记者,在怀旧情怀的引领下,今年“大白梨”销量格外好,自己的两个摊位最火的时候,一天能卖1200多瓶。
“刚开始看到‘大白梨’的时候,我特惊喜,小时候一到夏天,爸妈回家都要给我买一瓶,喝起来甜丝丝的,还有气泡。”逛夜市的高先生说,他今年35岁,已经快10年没喝过“大白梨”了。“回去和朋友说,不少人都说要过来尝尝‘大白梨’。”
记者走访发现,不光夜市,就连老道外的小吃店,以及一些饭店里,都能看到“大白梨”的身影,销量都不错,品牌有都市果吧、紫丁香、蜂露神、冰倍爽等,价格也从以前的每瓶0.5元涨到每瓶3元。
据哈市天意饮品公司负责人以及迎宾饮料厂负责人等业内人士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6至8月,哈市市场累计消费了约400万瓶“大白梨”,冰城人平均每天喝掉约4万瓶“大白梨”。
冲出省门远销河北天津内蒙古等地
“长春的经销商将‘大白梨’卖到每瓶5元,沈阳甚至卖到6元一瓶。”
据哈市天意饮品公司负责人张嘉辉介绍,2000至2010年,由于进驻哈尔滨的饮料很多,特别是可口可乐、橙汁疯狂进入市场,“大白梨”在竞争下难以伸展,发展进入瓶颈期,生产厂家由鼎盛时期的40多家缩减到不到3家。
2014年春天,张嘉辉在为“大白梨”跑销路的时候,留给哈市学府四道街黑大夜市一家零食店一箱,没想到销量特别好,后来逐渐销售到哈师大夜市、香坊夜市、道里夜市,现在随便一个夜市都能找到“大白梨”的销售点。他们生产的都市果吧牌“大白梨”,因为没色素,同时是饮料里新口味的补充,最远的已销售到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内蒙古等地,2014年销量是2013年的3倍,预计2015年销量将再创新高。
哈市迎宾饮料厂厂长吴振海告诉记者,他记得“大白梨”重振江湖的时间是在2013年通天街早市上。“当时有个老人家里来的朋友想喝‘大白梨’,老人专门来厂里买了一箱,随手放在早市让人帮忙看一会,结果谁见了都问都要买,老人就把‘大白梨’给卖了,同时开辟了‘大白梨’在早夜市销售的新方向。”
吴振海说,他们生产的紫丁香牌“大白梨”,目前日均销售5000箱,在长春、沈阳、白城以及杭州都有销售。“长春的经销商将‘大白梨’卖到每瓶5元,沈阳甚至卖到6元一瓶。”
背后隐忧饮料企业争相生产水准参差不齐
楷体)“有的企业原来是生产矿泉水的,有的是生产白酒的,突然生产‘大白梨’,如果口感不好一定会损伤‘大白梨’的形象。”
记者走访期间,许多冰城市民表示,“大白梨”有好多品牌,不少都“变味儿”了,不是当年的味道,不知道哪个好喝也不知道哪个才是正宗“大白梨”。
据哈市市场监管局商标处负责人介绍,由于“大白梨”是一个通用名词,是不允许申请作为商标的,不少企业都是加上品牌后再叫“大白梨”,同时由于大白梨和青岛啤酒属于不同的类别,在规范使用的前提下,目前“大白梨”可以使用青岛啤酒的瓶子,这让不少企业都能生产“大白梨”饮料。
已生产30多年“大白梨”的哈市迎宾饮料厂厂长吴振海担忧地表示,从去年以来,陆续有小企业开始生产“大白梨”,但是他们生产出的味道和正宗的“大白梨”相去甚远。“有的企业原来是生产矿泉水的,有的是生产白酒的,突然生产‘大白梨’,如果口感不好一定会损伤‘大白梨’的形象,久而久之,我担心‘大白梨’真的就只能活在记忆中了。”
专家支招升级生产工艺尽可打造成龙江王牌
“应提档升级‘大白梨’生产工艺,抓住当前的怀旧消费机遇,迅速抢占市场,完善营销渠道,才能将‘大白梨’打造成龙江又一地理标志性饮品。”
哈市金融学院副教授赵文君表示,“大白梨”作为一种饮料,它的生产成本是相对较低的,恰逢搭上了怀旧消费的潮流,实现了广告零投入,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会有许多小企业用最低的成本,赚取较高利润。然而怀旧消费是一股潮流,从这股潮流中搜寻出有龙江特色的饮料,只是一个契机。面对混乱甚至违法生产“大白梨”的市场,规范市场是依法营销和拓展市场的首要任务。
赵文君表示,“大白梨”想成功发展,不妨参考格瓦斯的发展路径。格瓦斯原是一种俄罗斯饮料,上世纪80年代很多市民都喝过,但其后长达10余年销声匿迹。近年来,格瓦斯又重回饮品市场,成为市民熟悉的饮料。
目前最首要的就是规范“大白梨”市场秩序,确立真正有资质的企业生产,通过后期的市场竞争来征服消费者的口味达到优胜劣汰,逐渐形成和格瓦斯一样的规范化、秩序化、安全化市场格局,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喝、放心买。
赵文君认为,“大白梨”想成为龙江又一地理标志性饮品,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从历史成因上看,“大白梨”只是一种时代进程中饮料的一种创新,恰恰迎合了当时市场的需求;从市场认可度上,“大白梨”仍是一种勾兑饮料,市场消费群体有限。“应提档升级‘大白梨’生产工艺,抓住当前的怀旧消费机遇,迅速抢占市场,完善营销渠道,才能将‘大白梨’打造成龙江又一地理标志性饮品。”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教授曲文勇教授表示,将“大白梨”打造成龙江又一地理标志性饮品,需要系统化的设计,营销和管理。首先,应做好“大白梨”的营销,加大宣传。“大白梨”作为一种快消品,需要借助各个生产企业的合力才能成为拳头产品,比如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完善的平台,对“大白梨”的设计营销形成统一标准,设计具有怀旧情怀的LOGO,然后针对不同销售群体设计出地、中、高端包装和质感的“大白梨”。
其次,“大白梨”的生产流程应该形成标准化,各生产企业可借助网络监督和二维码扫描,介绍生产流程和环境,转变消费者对“大白梨”卫生情况的质疑。此外,还应加强“大白梨”市场的准入原则,将不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排除在外,留下好品味、高标准的生产企业,保证“大白梨”的质量。
编辑:李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