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10.06.2015  11:23

  1、抓紧垄沟深松。要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立即进行深度为20~25厘米的垄沟深松,放寒增温、消灭杂草,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发育。 

  2、加强中耕培土。要坚持早铲、早趟,全生育期力争做到三铲三趟。第一遍在大豆出苗后到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以后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中耕深度应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深到浅再浅的方式进行,疏松土壤,透气增温,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的抗旱防涝能力和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3、科学安全除草。对于没有采用封闭除草的地块,苗后除草要选用安全性好的除草剂,使用时严格控制用量,最好配合有机硅加萘胺等制剂一起使用,提升除草效果、防治药害。对于苗前封闭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块,提倡以铲趟等农艺措施为主,不建议第二次使用除草剂。 

  4、喷施叶面肥。根据苗情长势酌情使用叶面肥。苗小的大豆田可将叶面追肥时间前移,在3片复叶展平后采取尿素加磷酸二氢钾或叶面肥喷施;盛花期、初荚期再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加米醋促熟增粒重。同时,可增施硼、钼、钾、镁等微量元素。对于个别出现种衣剂、除草剂药害的地块,可因地制宜喷施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类营养调节剂缓解药害,促进生长。 

  5、防治病虫害。春季持续低温多雨、寡照易导致根腐病发生,发病严重地块,可用2%菌克毒克、70%多菌灵配合优质叶面肥喷施,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促进病株新根的生成。另外,6、7月份也是大豆蚜虫、红蜘蛛等虫害易发生期,要密切监测田间虫情、病情,做好预测预报,及时采取相应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