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境外首发人民币央票 出招并非“刷存在感”

22.10.2015  11:57

  昨日(10月21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为落实“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10月20日,央行在伦敦采用簿记建档方式,成功发行了50亿元、1年期人民币票据,票面利率3.1%。

  据了解,此次票据发行是央行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央票。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此次发行是中英战略合作的深化。对中国而言,这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在资本自由兑换不那么开放的情况下,这是对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的一种刺激手段。对英国而言,这有利于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稳定。

  此外,对于英媒有关中国金融机构在伦敦“刷存在感”的说法,曾刚表示,情况并非如此。

   央行:伦敦“发票”50亿

  据报道,此次央行在伦敦“发票”50亿元人民币,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和账簿管理人,其他账簿管理人还包括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渣打银行等。

  据了解,英国是第一个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的海外国家。2014年10月,英国财政部曾发行30亿元人民币的三年期国债,欧洲和美国投资者合计占比49%,几乎与亚洲投资者(51%)平分秋色。

  央行表示,此次在伦敦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票,不仅有利于丰富离岸市场高信用等级的人民币金融产品,也有利于深化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对于推动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50亿元央票的票面利率要高于国内10年期国债。曾刚表示,为推动离岸市场的发展,现在我们在境外的发债主体都是央行、银行等高信用等级主体,收益率也要高于国内,为境外主体持有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表示,50亿元的金额不算大,但指导意义、象征意义更为明显。随着中英之间金融交往的进一步加深,类似的债券发行也会越来越多。

  而招商银行同业金融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伦敦发行央票,以及此前央行允许境外央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允许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交易等,都推动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持续向前迈进。“此前,我们在推广人民币国际化时,更多是让人民币走出去,让别人接受人民币,签订了很多货币互换协议,建设香港离岸货币市场等;事实上,人民币走出去问题已经不大,海外人民币的存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刘东亮指出,新的问题是,这些人民币出去以后怎么办。比如,到了伦敦以后,大家没有可投资的工具,也没有可交易的产品。与前期解决人民币走出去的问题不同,现在要解决的是人民币怎么流转回来的问题。

   英媒:中国金融机构刷“存在感

  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中英两国的金融合作也动作频频。

  10月20日,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了交易中心,全面覆盖欧洲和美洲的离岸人民币、外汇、贵金属、商品、债券和其他衍生品的报价和交易,并在北京、伦敦、新加坡三地同步举行“中国银行人民币债券交易指数”。

  此外,央行网站昨日晚间还披露,经国务院批准,10月20日,我国央行与英格兰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由原来的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扩大至3500亿元人民币/350亿英镑,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近年来,伦敦市场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央行表示,与英格兰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扩大互换规模,可为伦敦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当地人民币资产交易、资产管理等领域的业务发展,也有利于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中英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扩大互换规模,是中国人民银行与英格兰银行在货币金融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的体现。

  数据显示,境外投资者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占比已从2011年的0.24%上升到2014年的1.79%,三年增长将近8倍。截至2015年7月末,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金额合计4.34万亿元,其中债券余额接近8000亿元。“ 中国银行人民币债券交易指数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个指数不仅能够较好的迎合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走势,还将充分反应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特征,便于投资者进行有效的债券市场的组合投资。”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当天的发布仪式上表示。

  与此同时,建行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也首次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不过,有英国媒体称,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在伦敦“刷存在感”。

  对此,曾刚则表示,这不是刷存在感,这些银行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四大行中的中行、工行、农行等3家都收录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这些大型银行的举措,为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与市场,对其国际化布局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