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信子村 千吨窖藏菜卖好价

21.02.2017  21:38

  石振玉 马淑芬 黑龙江日报记者刘晓云

  春节前夕,宝清县夹信子村村民隋宝柱迎来一年中最忙的日子。他家的窖藏秋菜十分紧俏,县里的很多超市、蔬菜批发点都来进菜,还有一些外地的蔬菜商也来批菜,蔬菜的价格也比秋天上涨了很多,水果萝卜、胡萝卜、毛葱价格都翻了一倍,白菜的价格翻了5倍。为使蔬菜的品相好,隋宝柱还引进了蔬菜水洗设备,这让他的秋菜供不应求。2016年,隋宝柱家的年收入达20多万元。

  夹信子村是革命老区村,村里2700人,土地却只有1.8万亩。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把经济发展上去,村里一直坚持发展绿色蔬菜种植产业,毛葱、马铃薯、白菜都是村里的特色产业,远近闻名。近年来,为使蔬菜能够卖上好价钱,村里将秋菜窖藏反季销售,村民的收入翻了一番,成为村里致富的新亮点。

  夹信子村依托靠近县城、交通便利的优势,20多年前,村民们就开始发展庭院经济并将剩余的蔬菜推向市场。当时,因为没有实现规模经营、缺乏市场意识、信息匮乏等因素,造成了毛葱、大白菜、马铃薯销售难,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针对这种状况,夹信子村党支部、村委会广泛调查研究,鼓励村民发展“窖藏蔬菜”。现在,夹信子村70%的农民家中都有地窖,全村地窖有300多个,存储量达到了2万多立方米,可存储1000吨蔬菜。靠着这些地窖,村里的菜卖上了好价钱,做到了丰产又丰收。

  这几年,由于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不明朗,村党支部、村委会鼓励村民调整大田种植结构,压缩玉米种植面积,提倡种植经济作物,目前种植毛葱2000多亩、马铃薯3000亩,胡萝卜和小秋菜达到了1000亩左右,同时坚持大力扶持毛葱协会、马铃薯合作社的发展,以会社带基地、带农户,助推毛葱、马铃薯产业发展。“我们夹信子村也在富硒带上,种的菜都含‘硒’。今年,我们要打造富硒品牌,尝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争取卖得更好。”村党支部书记焦学柱信心满满地说。(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