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瑰丽的赫哲之冬

28.12.2015  09:40

在冰封江面上表演的萨满舞奔放浓烈,展示了赫哲族特有的民俗。

渔民在江畔搭建地窨子作为捕鱼暂居点。

赫哲族是如今少有的仍保持渔猎传统的民族。

雪地中等待运走的冻鱼。

同江市民族歌舞团正在排练节目准备迎接赫哲族建政60周年。

金花”齐艳华正在向孩子传授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

把鱼皮加工制作成各种精美工艺品,绝技代代传承。

隆冬时节,赫哲族冬捕猎手们一展身手。

开饭店、旅馆,许多赫哲人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新一代的赫哲族人,充满了朝气。

八岔赫哲族村洪水过后,在废墟上建起崭新的民居。

  黑龙江日报讯(文/摄记者刘心杨吴树江)“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这首由著名歌唱家郭颂演唱的《乌苏里船歌》,生动地描绘出了赫哲族人的新生活。目前,黑龙江省的同江市有两个赫哲族乡,居住着1600多人。12月中旬,记者一行赶赴那里,近距离感受隆冬里赫哲族的民俗风情。

  在赫哲族人的故里街津口赫哲族乡,我们见到齐艳华时,她正在为孩子们口口传授赫哲族人独有的文化遗产——伊玛堪。今年53岁的齐艳华能歌善舞,是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也是中国“56个民族、56朵金花”之一。作为这神奇的非遗文化传承人,近年来,齐艳华的足迹踏遍了赫哲族的山山水水,今年就已完成100期伊玛堪的课时。随后,“金花”又引见了刚被评为国家级的“伊玛堪”传承人的吴宝臣。他是从爷爷的录音磁带里学会伊玛堪语言的。这天清晨,两人特意换上萨满舞的传统服饰,戴上民族图腾崇拜的鹿角头饰,拿着萨满鼓来到冰封的黑龙江上。当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映红冰面时,一同演绎萨满舞,为正在冬捕鱼的赫哲族人祈福……

  赫哲族人自古以渔猎为生,不过如今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人经营旅店饭馆生意,有的搞鱼皮工艺品加工,更多的人家从事种植业。由于国家近年注重对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古老的赫哲族文化得以流传。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水乳交融。当地民族歌舞团的年轻人把赫哲族神话传说排练成了舞蹈,呈现给中外游客。

  2013年的一场大洪水,曾将八岔赫哲族村淹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投资1.6亿元,建成了一片新式小楼,两家一栋,实行集中供暖。在村民吴桂凤家里,温暖明亮,好客的主人热情招待我们。由于生活富足,他们经常在节日里换上民族服装一起载歌载舞。

  江上冬捕,是赫哲族人至今保留下来的生产习俗。天寒地冻,路途艰险,我们经过了五个多小时的艰难车程才赶到古老的“二道江”原始捕鱼作业点。在江上,搭有一些由塑料布围着的钓鱼棚子,棚子里是长150厘米、宽50厘米的冰窟窿,上面支着腾腾燃烧的炉子,主要防止冰窟窿冻上。捕鱼人昼夜在这里守候着,特制的铃铛一响,就说明有鱼落网了。运气好时,一天能捕捞到五六十条。鲜活的鱼一出水面,瞬间就被冻成僵直的“鱼片”。当天中午,渔民们特意为我们切了一盘鱼片品尝,味道鲜美甘冽,让人难忘。

  不论是在街津口,还是八岔乡,我们见到了许多赫哲族男女。在他们的身上有着祖先的鲜明印迹:勤劳、勇敢、纯朴,同时又充满着现代气息:开朗、智慧,热情好客。我们为这神奇瑰丽的民族文化所深深吸引,并由衷地祝福他们在新时期生活得更加开心幸福。

   相关链接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起源于东海女真赫哲部落。目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锦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住在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住在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住在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奥”。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族史诗“依玛堪”,是流传最广、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说唱文学,靠口头代代相传,已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