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奶粉低价冲击广东本土奶打响价格拉锯战
1月5日,记者从乳业资讯网获悉,因收购价太低,山东潍坊奶农出现现场倒奶维权事件。事实上,山东奶农的遭遇并非个案。记者从广东奶业获悉,广东部分奶牛牧场上周也收到乳企停收奶的窘况。
有专家指出,受国际奶价影响,国内生鲜乳收购价格直线下跌,目前已跌至生鲜乳的成本价,进口奶粉也以低于国际生鲜乳喷粉成本的价格大量倾销到国内市场,给中国的养牛业以沉重打击。
●南方日报记者欧志葵彭琳
本地牧场:个别乳企突然通知不收奶
10元一升的英国进口牛奶、100元一罐的新西兰成人奶粉、“买三送一”的进口婴幼儿奶粉……最近,国内商超、电商平台上销售的中外乳制品,争相以极优惠价格诱人,很多广东消费者早餐餐台上,都摆上了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乳制品。日前,记者从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进口乳制品激增,“1-10月从广东局辖区乳制品进口量达21.4万吨、货值12.9亿美元,同比增长35.8%、55.1%。”其中,进口数重量上升最明显的是液态奶,前10月进口量增长近3倍。据悉,进口乳制品大量进入国内,为市场提供充足货量、丰富产品的同时,价格也在大幅“跳水”,进口奶价格与前二年相比,跌幅接近一半。
随着大量低价国际奶源、奶粉涌入国内,广东甚至国内本土奶农、乳企受到进一步挤压。
据了解,每年11月、12月,是广东乳企和牧场签订明年购销合同的谈判关键期。近日,广东奶业协会会长陈三有向媒体透露,在首场沟通会上有养殖场主动提出将奶价下调3%,广东奶价下跌是少有的,但当场并没有乳企还价。“也就是说,乳企不打算收奶了,有乳企甚至已经明确表示明年收奶量减半,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广东奶牛场的生存很严峻。”广东一家牧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广东生鲜奶价格下调是必然的趋势,只不过是降多少的问题。”
据悉,2014年广东生乳价格保持全国最高价,从年头到年尾,由于广东奶牛场与乳企签订的是一年的收购合同,故这一年来,广东生乳收购价格保持在5500元-6000元/吨。
不少奶牛场主都表示,接受奶价下调的现实,也会根据市场情况,酌情下调收奶价。但令上述牧场主气愤的是,最近有本地乳企已通知订单合同牧场,2015年将不再收购生鲜奶。“不收奶就很不对,突然说不收奶,按行规,一般要提前3个月通知,但现在才通知,那么多鲜奶如何处理?你让那么多奶农怎么办?中国民族奶业今后怎么办?”
据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介绍,在国际低价奶粉涌入国内的冲击下,今年又见个别地区奶农在倒奶、卖牛。“连奶源最欠缺的广州,今年也罕见地出现有10户奶农弃养,这是15年来首次出现的现象。”
本地乳企:生乳只降价3%难承受
“生乳价只调低3%,这样的降调对乳企来说有什么用?”针对牧场的调价,广东本土一家乳制品加工企业有关负责人也有话要说。据该人士称,2014年,在国内、国际奶价持续下跌,甚至跌幅超过一半时,该企业仍按合同价,高价收购广东奶牛场的生乳,“我们已经很艰难地撑了一年,明年不可能再这么撑下去的。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也要盈利才能生存。”
来自全球乳制品企业的采购数据显示,全球奶价自2014年3月开始就持续下跌。全球奶源主要供应地新西兰、欧盟的原奶价格跌幅已经达30%-40%。此外,2014年12月上旬,占全球乳品贸易三分之一的新西兰恒天然下调其对2015年产奶季原奶价格的预期,将每公斤牛奶干物质的价格从5.30新西兰元下调到4.70新西兰元,这个价格只有2014年5月的一半,同时也创下2007年后的新低。
在国内,原奶价格持续走低也成大势。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两周内,全国生鲜乳主产区的平均价格为3.81元/公斤,较年初均价下跌了9%,创下14个月以来的最低位。
广东一家乳企负责人质疑,“别人可以下降这么多,为何广东奶牛场不能下调?”他认为,广东奶牛场的生乳价也按市场规律,下调相应的幅度,乳企还是愿意收购。
不过,生乳价格下调三、四成对于很多广东奶牛场来说,又是不可能的。广东一家牧场主告诉记者,广东养牛成本本身就很高,现在政府对牧场环保门槛大幅提高,牧场需要投入更多成本来达标,“2014年三水有一家养殖了上千头牛的牧场因为环保问题而被逼关闭。还有,现在牧场防疫病的成本也增加很多,饲料成本也降不下来,玉米饲料就要2000元/吨。”
“今年进口奶粉价格持续下跌至2万元一吨,已诱惑了很多国内乳企加大使用量,在市场上,部分不能使用奶粉生产的乳制品,乳企也在悄悄使用进口奶粉来替代生鲜乳。”据业内人士介绍,一吨进口奶粉可调出8吨-10吨液态奶,当前进口奶粉平均一吨价格为2万-3万元,而今年广州生鲜奶收购价平均一吨6100元,若乳企使用进口奶粉,一年可省下千万元成本。
此外,今年消费市场疲软,而进口奶大量进入市场加剧竞争,国内乳制品价格战激烈,这些也逼迫着更多乳企想方设法节约成本。据王丁棉称,今年国内很多乳制品滞销,国内乳制品企业亏损面增大,“根据AC尼尔森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奶粉销售额有4%的增长,但销售量却下降了7%。去年乳企的亏损面约为21%,预计今年将会突破25%。”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球奶源价格下跌,加上中澳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订,以及欧盟优质奶源进入冲击,今年我国乳制品很可能也会持续走低,国内乳制品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的市场形势。
-专家建议
政府加强监管“还原奶”
这边厢,质优价廉的进口奶粉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进口大包粉价格已跌至国产奶粉的一半;另一边厢,广东上游奶牛场基于种种因素无法大幅下调生乳价格,逼使乳企更加大量使用进口奶粉;乳企大量采用进口粉,又迫使上游牧场更多杀牛,进而使中国乳制品产业更依赖进口,再进一步,国内乳制品消费或将更受国际奶源控制。
“届时我国民族产业——奶业将受制于人,我国奶业抗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更加簿弱。”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此环境下,政府应出面解决问题,“可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台湾的生鲜乳收购价也很高,但当地政府监管严格,对规定需要生鲜乳制作的乳制品严格执行,比如巴氏奶就要求只能用生鲜乳制成,其它不是生鲜乳制成的液态奶要严格执行‘还原奶’标识;同时加大抽查,凡抽查到使用奶粉还原制成的乳制品没有清晰标识的,就向社会通报。”
上述人士称,一般用生鲜乳制成的乳制品售价均比用奶粉制成的乳制品售价高,这也能保障乳企盈利。
另有专家建议,在欧盟发达国家,政府对奶源价格稳定起了很大作用,政府通过补贴奶农、或者补贴乳品加工企业的方式来稳定奶源生产,使各方都有稳定的收益;同时有部分发达国家通过调控、国家收储方式,来平衡和稳定市场。
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