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姚东挥别博时 牛市加剧公募界人事动荡

14.04.2015  11:04

牛市的来临带给散户投资者的或许只是丰厚的收益,而对专业人士来讲,职业方向的调整才是牛市送给他们的最大礼物。从去年开始,公募界出现的离职潮正是如此,但显然这种趋势还未停止。

近日,博时基金总经理吴姚东宣布离职,然而有内部人士透露,吴姚东离职并非出自个人原因,而是博时大股东招商局集团内部的一次工作调动。专家认为,公募基金的人士动荡已经从前几年的基金经理延伸到公司高管及其他非核心部门,牛市对传统公募基金的影响正在全方位体现中。

吴姚东功成身退

博时基金今日发布总经理变动公告,公司总经理吴姚东已于4月11日离任,离任原因为工作调动,公司副总经理王德英于4月11日起开始代任总经理职务。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吴姚东在招商局内部的新任职务暂时还未确定,但肯定还在招商局体系内。

公开资料显示,吴姚东于2013年7月23日起任博时基金总经理,此前,其在博时基金大股东招商证券任职。有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吴姚东扮演了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把博时带入转型轨道,产品业绩与创新全面开花,然后选择功成身退。

吴姚东在任期间,曾先后对博时基金的投研体系、考核、激励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在他接任博时基金掌门的近两年时间里,博时基金业绩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从一个衡量基金公司实力的代表性指标主动股票类基金净值规模来看,2014年的博时基金规模为577亿,排名从当年初的业内第五位上升到了第三位。固定收益更是以超过30%的平均收益在前15家对标公司中排名第一,以75%的收益率摘得近三年固定收益排行榜桂冠。

尽管公司整体业绩靓丽,但这依旧阻止不了业内奔私潮的侵袭。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9日,今年以来已经有70位基金经理离职,其中博时基金和金鹰基金各自有4位基金经理离职,是今年以来基金经理离职人数最多的两家基金公司。

博时一季度离职高峰发生在2月份。根据博时发布的公告,2月9日至13日期间,有三位基金经理从博时离开,分别是博时价值增长贰号基金经理唐桦,博时第三产业成长股票基金、博时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王雪峰,以及博时平衡配置混合基金经理曾升。除此之外,博时平衡配置的另一名基金经理姜文涛于1月份离任,按照公告,以上四人离职原因均为“个人原因”,而在牛市背景下“个人原因”之后的结果基本都是奔私这一条路。

公募人事动荡延伸

据媒体报道,去年全年公募基金业的离职人数就已经达到了创新高的213人,而今年从目前趋势来看,似乎突破这一记录的可能性非常大。通过更仔细的观察后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离职的主力似乎已经从基金经理逐渐演变成总经理等高管、电商等非投研部门。

其中高管方面包括原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冯刚、民生加银总经理俞岱曦、景顺长城副总经理王鹏辉、华安基金副总经理尚志民等一批业内知名的公募人士,而成立私募公司成为了上述“大佬”们最主流的选择。而除了上述人士外,还有诸如大成、交银施罗德、华润元大、圆信永丰等多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也发生了变更。

而公募电商方面,2014年先后有南方基金电商部负责人郑伟博、汇添富基金电商负责人杨纲、华夏基金CIO陆小野、广发基金电商部门总助杜红、博时电商负责人盛震波、嘉实基金齐小贺等公募中后台核心人员离职。

从离职去向看,这一波中后台人员的离职主要有三种方向:一是和基金经理们一样奔向私募;第二种方向是选择加盟互联网金融企业或自主创业;第三种则是转战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

人才大量流失的背后正是公募行业机制短板所在,曾有大型公募基金从业者向记者表示,公募激励机制不够,根本留不住人才。而在这一轮中后台人员的离职潮,公募基金失去的是一批基础设施人才。

 

来源: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