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书翘:剪报伴我大半生
姜大爷和他“定制”的剪报册书架。
宁静的午后,温暖的阳光洒进书房,照亮了老人的脸。癌细胞已侵蚀骨头,忍着疼痛的他坐在床前,静静地欣赏眼前摆满特殊“书本”的书架,拿出一本翻看,腿也不那么疼了。
老人名叫姜书翘,今年68岁,退休前是哈尔滨第五制粉厂的工人。书房里由四个小书架组成的大书架上,摆满了饱含老人35年心血的精美剪报册。从1980年至今,姜书翘自制了近400本剪报册。从剪报、粘贴到装订,每本册子都要经过6道手工制作工序才能制成。如今,老人身患肺癌晚期,这些剪报册成了老人生命里的最后支撑。
三十五年前 第一张剪报出自哈尔滨日报
昨天,记者来到姜书翘老人的家,在家的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坐在书桌前剪报纸、粘贴、写心得。“别看这书架不起眼,这可是专门按照剪报册的大小‘定制’、安装的。”姜大爷指着书架对记者“显摆”。
姜大爷说,最早开始剪报是1980年,“说起我这个爱好,‘引领者’应该是我老丈人吧。当初就是想跟他有共同爱好,为了‘讨好’老丈人嘛。”姜大爷开玩笑说,妻子是小学老师,岳父岳母也都是文化人,当初只是工人的他为了拉近与妻子一家的距离就开始读报,“一有时间,我就和岳父一起读报。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有了读报、收集报纸的习惯。”
“看,这是我最早的剪报,已有35年历史了。”姜大爷指着《国粹飘香》剪报集里的一张剪报说,他当时无意中翻看《哈尔滨日报》时,发现一篇关于京剧的报道。本身就酷爱京剧他立刻萌生了一种想法,将这些新闻报道剪下来收藏。“也就是从这一‘剪’开始,我迷上了剪报,与剪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最初我只是把感兴趣的报道剪下来,之后便开始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并分别归类。”老人说,到后来,他剪报的内容也逐渐涉及养生保健、人间真情、生活百科、法律法规、人物传记等多个方面,至今已经有近400本剪报了。除了自己订的报纸,老人的亲戚、同事、朋友都会定期来送报纸。
垃圾站捡钉子 制作剪报册『拢共』分六步
说起如何制作剪报册,姜书翘兴奋地把记者带到他的工作台前,逐个步骤讲解。“你看,这些都是我的工具。”老人打开抽屉,把刀片、玻璃砖、小刀片等工具全都拿了出来,这些16开纸大小的剪报册,制作完成要分6步工序。
先是四处收集广告纸。以前老人都是用旧账本粘贴,后来为了让剪报册看上去更精美,每次出门都去找广告纸。因为大小不一,老人要将每张纸剪裁成16开大小。
下一步比较艰难。因为每本剪报册的厚度都超过了1厘米,一般的订书器都订不上,市面上也没有大小合适的连接钉。老人就到附近的废品收购站去寻找,终于发现连接废纸箱的钉子长度、宽度正合适,于是他和收废品的人商量,每次都拿着钳子去,收集百余个钉子。然后,为了让纸和糨糊更好地粘合,要在裁好的广告纸上贴小封条。这步完成以后,要用砂纸打磨广告纸,把纸上的油面蹭掉,这样才能粘上报纸。随后是粘封皮。封皮既要有美感又要有厚度,所以每次有房展会、商品展销会等活动发放广告,老人都要到现场领取免费的“封皮”。最后一步就是拿着小刀,在玻璃砖上将报纸裁好,再粘到装订成册的广告纸上。
“这老头,跟剪报最亲,一天废寝忘食的!”姜书翘的爱人滕阿姨心疼地说,丈夫每次制作剪报都全神贯注,基本一天不吃饭,把报纸摆得满屋都是。每次读完一篇报道,他都要站在剪报册书架前想半天,看粘到哪个类别的册子里合适。
『抗癌明星 』的他 这些剪报是他的支柱
2013年1月份的一天,姜大爷突然剧烈咳嗽,竟咳出了血丝,这可把滕阿姨吓坏了,赶紧拉着姜大爷要去医院。“再等会儿,我把这几份报纸剪完的。”看着固执的老伴,滕阿姨既生气又心疼,等姜大爷放下手头的剪报,老两口辗转多家医院检查,最后的诊断结果是:肺癌晚期。
“从医院回来后他就不说话了,成天成宿地坐在那些剪报前看,我也不敢去打扰他。”滕阿姨眼睛湿润了。就这样,姜大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有一周的时间,有一天,姜大爷哽咽着和滕阿姨说:“我不怕死,但我放心不下我的这些剪报啊,我想治好病,继续剪报!”从那天起,姜大爷积极配合治疗,只要身体允许,就拿起他的工具继续剪报。
如今,老人患病已经两年多了,很多人都说姜大爷是“抗癌明星”。姜大爷说,剪报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只要一想起剪报,浑身就充满了力量。“为了这些剪报,我还要多活几年。我不走,我可放心不下我的这些宝贝……”
(“新闻110”线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