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老人捐遗体回报温暖大家庭
刘院长经常来陪王泽民说说话,帮他活动一下身体。
“老王大哥,你是不是已经想好了死后要捐献遗体呀?”在道外区太平大街的比家好养老院里,院长刘焕旗蹲在王泽民老人的床前问,几乎已经不能说话的王泽民老人眼里含着泪水,拉着刘院长的手不停地点头。
王泽民老人今年59岁,患有脑梗多年。今年6月,儿子把他送到养老院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了。这段时间,养老院的院长和工作人员细心的照顾与关怀给了王泽民老人家一般的温暖,如今他生命垂危,最后的愿望就是希望死后能捐献自己的遗体,为国家医学研究作贡献。
交了一个月养老费,儿子“失联”
刘院长对记者说,今年6月,儿子王超把老人送到了养老院,交了一个月的费用后就走了。“等到第二个月工作人员给他儿子打电话的时候,就怎么也打不通了。”刘院长说,老人刚来的时候属于失能状态,但是还能说话,后来他知道儿子把他扔在养老院不管了,特别伤心,天天抹眼泪,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看着老人那么想儿子,我们都跟着伤心。”刘院长说,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按照老人的户口找到了老人以前居住的房子,但到了那儿才得知房子已经被老人儿子卖了。“后来有工作人员说当初老人刚到养老院时曾听他提过他的儿子是出租车司机,我们就又开始想办法联系各个出租车公司,但均被告知没有叫王超的驾驶员。”
刘院长说,大家费尽了心也没找到王泽民老人的儿子。看着病床上的王泽民,刘院长握着他的手说:“老王大哥别怕,有我们呢,以后养老院就是你的家,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是你的儿女!”
养老院悉心照顾下,老人笑了
“是不是手有点肿了,我给你按按,这样舒服不?”“今天想吃什么,是不是还没喝牛奶呢,快把牛奶喝了”……从那天起,每天去看看王泽民老人,陪他聊天、给他按摩就成了刘院长最重要的“工作”。“被儿子抛弃了,老人该有多痛苦,再说身体还这么差,老人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刘院长交待负责照顾王泽民老人的护工,一定要更细心地照顾老人,让老人剩下的日子能够笑着度过。
9月中旬的一天夜里,王泽民剧烈咳嗽了几声后突然大喘气,脸憋成了青紫色,护工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就给刘院长打电话。凌晨3点,刘院长赶到养老院,连夜把老人送到医院抢救,老人状态稳定了之后。刘院长还是不放心,不眠不休地在病床前守护了老人好几天。
在养老院工作人员悉心的照顾下,王泽民不再掉泪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老人说话费力,但总是时不时会对刘院长挤出一个“好”字,有时还会含糊不清地说着“报答”。刘院长明白了,老人是在感谢他们,他不知道该怎样报答大家。刘院长就开始和老人说,不需要什么感谢,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只要你能好好地生活下去,就算是对我们最大的报答了。”
老人表达最后愿望:捐献遗体
10月初,王泽民老人的病情再度恶化,医院告诉刘院长,老人剩下的日子不多了,王泽民老人似乎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段日子,老人总是沉默不语,好像有什么心事的样子。
“十一”长假过后的一天,老人很正式地把刘院长叫到了身边,很费力地说着,“死了,捐……捐我……”刘院长和工作人员猜了半天,终于领悟了老人的意思,“你是想死后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吗?”老人用力地点着头,“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真想好了吗?”老人拉着刘院长的手,用力地点头。
刘院长对记者说,现在老人没有行动能力,也没有监护人,不知道养老院可不可以代替老人填写遗体捐献志愿书。如果可以的话,养老院想尽快帮助王泽民老人完成他最后的心愿。
记者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说,有遗体捐献意愿的志愿者,首先需取得直系亲属同意,然后本人到当地红十字会填写遗体捐献志愿书。如果本人不能到场,可委托直系亲属带着捐献者和委托人的身份证到当地红十字会办理。“像王泽民老人这种情况,养老院就可以当老人的监护人,替他来填写遗体捐献志愿书。”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会尽快联系养老院,为王泽民老人上门填写遗体捐献志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