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劳动 有趣比讲理更重要

05.08.2015  11:39

  昨天,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要切实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地方和学校可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课程,学校要安排劳动家庭作业,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

  不爱劳动,似乎是年轻人的“通病”,比如家里长期不打扫卫生,碗筷愿意堆在洗碗池中,宁可在外面吃快餐也很少自己做饭……诸如此类。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上班太忙、路途较远,有的则是实在不会。不擅长的事情做起来就难受,会花费更多的精力时间,所以,干脆不做少做,时间长了,还能视而不见。不仅落得“动手能力差”的评价,“没眼力见儿”的帽子也戴上了。

  追根溯源,还是中小学时候的基础没打好。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呵护,不能也不屑于做这类细琐小事,有了剩余精力,还要去当粉丝互掐。前两年还出现正常的值日,家长还雇人代劳的新闻。

  娇生惯养下去,这些孩子未来一旦独立生活,缺少起码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会下降,可能还会失去很多机会,甚至有了自己的家庭,也会导致矛盾。所以,就算不讲什么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学习劳动也是应该的。加强生存意识,获取生活技能,本身就十分必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该怎么开设?也应该有些学问。其实,最该开展的,就是基本的生活技能教授。对孩子们来讲,要少讲大道理,少拿过分的社会课题压人,也不要把日常的劳动描述得痛苦而吓人,而要寓教于乐,多寻找劳动的快乐,让孩子们对劳动产生兴趣。

  课程的设置,也该和生活相结合,多教生活中用得到的东西,鼓励孩子们从中思考,并且有所发挥,谁能预料孩子们不会想出一些新奇的生活用品呢?在媒体报道中,经常有小学生的创意产品——防止油溅的锅铲、能照明的拐杖、废雨伞改的晾衣架等等。不参加劳动的孩子是想不出这些来的。在劳动中“脑洞大开”,也是劳动带来的重要好处。

  鼓励青少年劳动,也要和家长们多交流、达成共识。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唯一的正事就是学习课本知识,家务劳动应该由家长包办。这个时候就要告诉家长,劳动也是学校教授的内容,会劳动的孩子才是合格的学生。学校应该和家长一起为孩子设计时间表,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劳动,如何加强专注度来提高效率。工作做到位了,劳动自然会进入孩子的生活。

  至于教育部负责人提到的“一夜暴富、不劳而获”思想,则不是靠简单的劳动能杜绝的。其实,富裕是否合理,不能靠速度快慢来判定,而要看取得财富的方式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市场规律。笼统地把是否学习劳动技能和这样的命题挂钩,并不科学。

  思想要跟上时代,多讲讲乐趣,多讲讲技能,让更多的孩子主动、积极地参加劳动,养成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要比谈大道理来得更有效。

  本报评论员程赤兵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