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学校文化的建设,根深方能叶茂

30.10.2015  16:38

  今天,学校文化似乎有一种被过度解构、集体消费的趋势,走到哪里都会听到懂教育的、不懂教育的人大谈“学校文化”。于是,在一片喧嚣之后,我们可能需要反思,重新还原学校文化的真义,思考一番其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澄清:从“学校文化”的概念说起

  我们要研究学校文化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就要搞清楚一些概念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即是厘清“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在这两个概念理解上比较模糊,从而导致了一定的沟通困难和理解误区。所以,我们在建设学校文化时,更注重形式的载体,包括学校建筑、标志、标识等。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其核心是它的教育思想体系、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风尚体系等,或者说是建立在学校哲学思考基础上的学校思想方式和运行体系,这体系是一所学校特有的,又是与社会主文化的本质和方向是一致的。而校园文化更多的指向学校文化的形式载体——建筑、标志、标识、节日、活动等。校园文化只是学校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层面,或者说是一个部分。它以各种不同渠道和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偏重是学生的“活动文化”和“环境文化”。 “学校文化”则是一种办学理念的外显,并以通过理念来引领师生改变观念,改善他们的“行走方式”为最终追求的一种具有学校个性特征的文化,她是扎根据学校所在社区的,是要靠学校长期的历史积淀才能形成的,而不是搞几个活动,改变一下环境布置就能实现的。

  我们总是习惯于将“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等同起来,其实两者虽有联系,但却不是一回事。学校活动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一个部分,是一种具有学校特征的文化活动,即“校园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内容,以校园为空间,以体现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活动。而“学校文化”则是学校在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文化积淀,与学校所在的地域文化相容的,一代代人的薪火传承的,被学校所有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追求、精神意志、行为准则、行为方式等等,其核心是价值观。

  可见,校园文化主要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更多的在于外显的(包括如物质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主要讲得是学校理念和学校精神,是学校长期以来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传统,它更多的是在于对师生心灵的引领上。

  据此理解,学校文化发展是要建立在对学校文化精心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甑别的,甑别的目的在于明辨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哪些文化是不利于学校发展的,是需要修正的。甑别,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不是颠覆,更不是摧毁,不是砸烂。我以为,以“砸”为手段的发展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如此,我们在学校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能做的就是改善和添加,将好的做得更好的同时,做一些与时代同步的添加。有改善和添加,就有发展的可能。如前所说,既然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淀起来的,要使我们改善和添加成为积淀的元素,那么践行与浸润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我任金沙中学校长的时候,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张謇先生在学校建校之初为学校题写的匾额“以学愈愚”上的这四个字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训,并将他的孙子张绪武先生请到学校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泰勒说:“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为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泰勒关于文化的阐述告诉我们文化不仅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元素,更要紧的是,它是“个人作为社会成为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这里的“能力”和“习惯”,我的理解就是“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不仅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

  程红兵校长的观点是,学校的个性是这所学校的文化个性,是这所学校的文化内涵,是这所学校的精神积淀。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一棵生命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生命之树的叶子;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干;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以及行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土壤。

  引领:校长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学校本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学校办学实际上就是办文化。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对学校文化的领导。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映射着一个校长的眼界、心胸、素养和行为,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校长本身不能等同于学校文化,特别是其调任、换岗或退休时,后继者在此问题上的认知、情怀对学校文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形象地将之称为“校长契约”,没有这种“契约”下前赴后继、通力合作的精神,任何学校文化都是肤浅和脆弱的。

  当校园文化形成了一定的稳定结构和价值主张时,它的发展就有了真正的生命力,也就有了自己的“存在感”。比如,校长的眼界决定着学校的发展高度。

  学校管理,说到底是对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的管理,而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的厘清和确立,则取决于校长的眼界。可以这么说,校长的眼界、思路不仅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出路和发展空间,而且会决定教师的眼界。校长的眼界有多高,思路有多阔,学校的出路就会有多远,发展的空间也就会有多大,校长的目光有多远,教师的行走就有可能会多远。蔡元培校长在北大所主张的“兼容包并”的办学理念,引领北大在辉煌的道路上行走了一百多年,这就是校长眼界决定学校发展的明证。一校之长,要摆脱行政化、官僚化的倾向,要有执着的教育追求,真正的定下心来,成为一个教育家,用教育家的眼界来办学。

  再如,校长的胸襟会影响学校文化的深度。有这样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季羡林先生平时打扮得非常朴素即便是任北大副校长也是如此。有一次新生报到,学生看到他,还以为是学校的工人,就让他帮自己看行李,结果他等了那个新生一个多小时。在第二天开学典礼大会上,这个新生看到昨天那个帮他看行李的“工人”也在主席台上,感到非常的惊奇,问了旁边的同学,才知道这个“老师傅”就是中国著名的东方学专家,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季羡林教授。

  季羡林先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校长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海纳百川,因为它处于下位。人也一样,当人自觉地处于下位他就不会过高的估计自己,就不会盛气凌人,也就不会看不起别人,当你自觉地将自己处于下位时,你才会有广阔胸怀去容人所不能容。校长不是行政官员,校长是教育专家,专家所以成为专家,就在于他们时刻将自己摆在下位,没有架子,不以善小而不为。

  作为校长,我们必须认识到,校长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什么职位,校长还应该是一个专业,有它专门的学问。如果我们视校长为职位,我们就有可能脱离师生,脱离实际。而当我们将校长视为职也和专业的话,我们就可能以平常人的身份与师生对话,静下心来倾听他们的声音,努力从他们身上汲取“养料”。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于倾听是校长管理学校的一种策略,多倾听同行、同事、尤其是管理对象的声音,不仅可以及时纠正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利于更好地决策,更可以提升我们的个性修养,因为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对你带有有偏见的声音),不见得没有道理。我们听进去了,思考了,吸纳了,就会在工作中纠正失误,矫正方向,轻松前行。善于倾听,是一种境界,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它需要的是大海一样的宽容的胸怀。校长心胸宽广,和谐学校的氛围就容易形成,慢慢地,学校文化会就能浸濡一批人,点染一批人,成就一批人。它会像陈酒一样,越陈越香,越香越陈。

  其三,校长的素养关系着学校的文化积淀。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的一个基本观点:好教师就是一个好范本。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没遇到好老师的话,他就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罪犯,如果一个人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他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如此看来,说一个校长是一所学校学校师生的范本就不为过了。校长的素养是一种综合的素养,它既包含着作为人的基本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专业能力,也包含着人文知识构建起的文化程度,行政管理经验积淀成的文化因素。这便是校长区别于其他单位的领导者的特质,因为他既是管理者,更是教育专家。作为管理者兼专家的校长,其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对学校的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濡染力量。

  校长的文化素养深厚,眼界就开阔,思想就灵活,校长就可以宏观地设计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校长的专业知识积累所形成的文化素养的特点,决定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起的特有的文化内容,校长的文化品位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占据突出的地位,因为校长在文化方面的兴趣爱好,决定着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具体方向。如果校长缺少或没有因文化素养而形成的动态变化,不断生成的思维,他就只能沿着学校固有的模式重复前人的经验,或干脆让其自生自灭。当我们具备了较高的文化修养,以及与这种修养相一致的文化眼界时,我们就可能打破固步自封的狭隘,超越个体经验的局限,不断地从相关的事物中寻找参照物,看到自己的不足,探寻改进的办法和出路。当学校在校长的带领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行为方式时,这所学校特有的文化就有可能慢慢的积淀和传承下去。

  最后,校长的践行改变着师生的行走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孙隆基语)。校长应当是一个思想者,要在自己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出自己个性化的办学理念。但校长更应当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践行者,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思想者。

  苏霍姆林斯基在做校长期间,每天早晨八点整到学校走廊去迎接上学的孩子们,整个白天都用来做班主任工作、上课或听课,晚上则忙于整理笔记。在他当校长的30年间,他致力于跟踪观察和研究不同家庭的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期的各种表现,对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始终亲自带着四五个最难教育的学生,重点观察和教育。每天听教师的一节课,关注一名困难学生,观察、记录一次学生的言行;捡起地上的废纸,换下坏灯泡,拧紧螺丝钉。苏霍姆林斯基正是通过这些具体实践成就了一番事业。

  作为校长,我们的每一点思考,每一步设计,每一个行动都要能为师生所仿效。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思考、设计和行动去影响我们的师生员工,要用全新的理念去影响师生员工的理念,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一所学校,随着年月的前行,自然会形成它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氛围,这种传统和氛围,会不知不觉的影响着学校一代代的教师,一代代的学生。这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有健康进取的,也有颓废落后的。作为校长,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领班子成员、师生员工去甄别,去遴选。在甄别和遴选的基础上,努力张扬那些健康进取的文化,摒弃颓废落后的文化,在张扬和摒弃的同时,形成一定时期的全新而又丰富的校园文化特色,并在这样的文化特色中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作为校长,我们的日常行为,应当力求规范而潇洒,儒雅而灵动,端庄而活泼。我们的管理行为,应当致力于建设与学校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制度建设行为,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建设行为、有利于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教学组织行为、致力于创设师生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行为、着眼于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团队的校本培训行为,以及为人师表的示范行为、不倦探索的创新行为等方面躬身践行,为人表率。校长的日常行为,管理行为,必将影响着师生的日常行为,教学行为,进而形成全校上下步调一致,整体联动的行为,以有效的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坚持: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的联结

  与“学校文化”相连的另一个概念是“学校特色”,并从今天如火如荼的“创特”(创建特色学校)来看,前者只是后者的铺垫。我理解的学校特色,其实就是给人的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是与一所学校的办学历史、学校所在社区密切相关的。学校特色与文化的建立、联结、发展,贵在持之以恒,贵在一以贯之。

  可遗憾的是,我们许许多多学校将学生人人掌握某种乐器、或者人人都掌握书法,或者某一门武术作为一种“学校特色”来追求——显然是偷换了“特色”与“特长”的概念:即将学生“特长”等同于“特色”。将学校特色理解为每个人都会一种乐器,人人都会写书法,人人都会某一项技能,从严格意义上讲是违背人发展的规律的。人人都去弹钢琴,其实这是一种不尊重个体发展的行为。所谓的“特色”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手”,有些人会说,他应该去演讲;有些人会写,他应该去书法;有些人会跳,他应该跳舞;有些人会吹拉弹唱。

  对此,刘良华老师有个建议:不要为了“特色”追求特色,而要追求真理。如果校长对整个教育的走向都没弄明白,就一下子钻到一个胡同里去了,不是好事。第二个建议是先追求真理,再追求特色,校长要在找对方向的基础上,再寻找一个突破口。第三个建设是先有一个特色,然后再发展差异。不要向外界吹嘘你的学校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一个特色,而应当告诉别人你这特色是怎样一步一步走来的。

  数年前,我在二甲中学践行“学校行为文化建设”时,就坚持主张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入手,从关注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次活动开始的,并且,这一“不忘初心”的态度一直持续到我离开那里为止。比如,“改造厕所”是我拉开学校文化建设序幕的第一章。这向全校领导和老师传递了一个信息:对生命的关爱应该从最基本的需要开始;也向全体同学传递了另一个信息,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从厕所开始养成。教育学者许锡良在《南通二甲中学行为文化印象记》中这样记录,“好的教育要从厕所开始,这是日本人一贯的教育理念。日本甚至开设厕所文化研究所,专门负责厕所设计的研究工作。没想到二甲中学也是如此。二甲中学拥有一流的厕所,不仅干净,而且还有所谓的厕所文化,在你不经意抬头之间,能够看到墙上挂着的幽默画,这些幽默画常常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教师与学生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之间受到提醒,受到熏陶。”

  体验,是帮助学生理解规则、养成良好行为的可靠途径,对此,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比如举办“体育器材超市”,开展“三个一”活动。说白了,就是让学生有自我约束的规则意识。我们在操场的边上设置了一个带防雨棚的“货架”,将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排放在上面,学生在上课和午休之外的时间可以随时到“货架”上自行拿取喜欢的器材去运动,运动结束了,再自觉地放回去。

  …………

  如此的案例,还有很多个。但我们若站在学校文化的角度看,“特色”是文化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且这种产物,不是虚空和浮泛的,不是凭空和捏造的,它必有着具体的思路、载体、目的和意义;它还反作用于学校文化,使之向纵深不断发展,使之在形色之外,被赋予了灵魂。如果从时间轴上看,我们所有的“折腾”中都有着一根主线,即是学生的生命健全和成长。以此为基,我们来谈文化,来谈特色,就成了殊途同归的事。

  结语

  根深方能叶茂,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成员知道自己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它所处的社区背景,它在办学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和特色,是受地域、民俗、传统、制度影响的,是不可复制的。要想使“学校文化”有其内在的基础、内蕴和方向,我们平时在思考和操作时就应对教育的规律和现象有足够的认知和情怀,对办学理念的确立和认同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对“知–行”的协同统一有足有的耐心和坚持。

  唯此,学校文化建设就可以行进在通向光明前景的轨道上,我们也才真正有资格来谈论之,践行之,评价之,改进之。

编辑: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