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是怎样养成的?
生活报讯 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夙敌”,俗称“别人家的孩子”。
今年18岁的张集森,就是“别人家孩子”里的佼佼者。他外号“森神”,毕业于哈三中,高考总分661分,是2015年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第一名,目前已被北大法律系录取。
尽管很多人没见过张集森,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人们给他贴标签:状元嘛,天生就是学习的料!“宿命论”的确更容易让人获得心理安慰,但事实上,家教在学霸成长中的影响实为深远。
什么样的家庭能够培养出学霸?哪些教育方式值得家长们借鉴?近日,记者来到张集森的家里,听他的母亲何芳讲述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1 精心挑书 你给孩子选对“导师”了吗?
与其装饰屋子,不如多花心思装点灵魂。
《抗辩的艺术》、《中国法史导论》、《尼采生存哲学》、《传统下的独白》……很难想象,这竟然是一个高三毕业生的书柜。在张集森家里,记者没有看到电视机,满满当当的三组书架和堆放在地上的杂志,几乎占据了小屋一半的空间。目前,这个家庭的藏书量已经超过3000本。
“真正教他的,不是我,是这些书。”尽管何芳一再谦虚,但大部分书是她依照儿子的“口味”,在“亚马逊”上精挑细选的。在买书方面,她从不吝啬,每月消费千元以上,家里长期订阅《人物》、《三联生活周刊》、《博览群书》等杂志,每年光征订费就要花掉3000多元。合计每年买书要花费一万五千元左右。
何芳曾去一些有钱的朋友家里参观,墙上贴着昂贵的壁纸,屋里摆着精美的家具。对方会告诉她地板是在哪买的,多少钱一平方米,每次她都礼貌地附和,心里却不大认同。“我觉得书籍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装饰品。很多人都想通过说教去引导孩子。可是作为家长,你能力再强、水平再高,能有书里的那些大师厉害吗?”在何芳看来,选好书等于在帮孩子选“导师”,塑造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的积极影响远比其他东西更有价值。记者在书架前仔细打量了一番,马尔克斯、迈克尔桑德尔、柏杨、许倬云、莫言……张集森的“导师”阵容果然十分强大。
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很多人辗转找到何芳,求她帮忙开一份书单。她在自家书架前一本本抄书名,却一脸顾虑,“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爱吃什么菜,却未必清楚孩子的阅读‘口味’。开书单,这的确是比较省事儿的方法,可是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同,我列的这些,真的就是他家孩子愿意看的吗?”
2 以身作则 你是“学习型”父母吗?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口号喊了十来年,但被一些眼尖者戳破了真相:其实,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很多人都在猜测,学霸的父母应该也曾是学霸吧!事实上,张集森的家庭并没有“高知”背景。何芳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一直在银行工作,而张集森的父亲是一名电厂工程师,当年从农村的职业高中考入了一所普通大学。
一些家长从不读书看报,却偏爱责问孩子:“给你买书,你咋就不看呢?”何芳从没问过儿子这个问题,她更愿意以身作则。她发现,很多女人在成为母亲以后,便将全部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却忽略了自己,“孩子每天都在成长、进步,如果一个女人,从20几岁就放弃了自我提高,怎么敢指望她把孩子培养成精英?”
何芳不想只当“保姆”,她试图跟孩子保持精神层面的对等。她知道自己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从来不敢松懈。除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儿子每到一个年龄段,她还会找来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书自学。“教育是一门学问,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会花钱把孩子送到早教班去,却很少有人愿意自我提升。”何芳始终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孩子跟父母接触的时间最长,言传身教的影响也最深,“孩子是你自己生的,不能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是吗?”
张集森小时候很贪玩,但无论工作多忙,从儿子4岁起,何芳每天都会抽出半个小时教他识字,“我想让孩子早点儿看书,把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幸运的是,张集森还有一个原则性很强的姥姥,从小要求外孙必须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让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独立人格 你从小把孩子当“人”看吗?
别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再去责问他为啥不会飞翔。
高考结束后,何芳曾听到一个家长对孩子说:“你现在终于能过‘人’的日子了!”何芳听完很震惊:“这十几年的心理阴影,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创伤啊。如果从小就不把孩子当‘人’看,很可能他长到18岁,已经不会把自己当‘人’了!”
何芳不是“虎妈”,她给儿子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在外人看来,她甚至是个粗心的母亲,“森森小时候特淘气,我俩在一起时,他脑门儿总是磕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只要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她很少去干涉儿子,“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何芳的细心通常体现在其他事情上。她一直把儿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小时候,她会蹲下来跟他说话,从不发号施令,不说“你必须怎样怎样,你不能怎样怎样”这样的话。每当意见出现分歧时,一家三口会坐下来开会商讨,并把最终的选择权交给儿子。这种散养的方式,非但没让孩子变得骄纵,反而让张集森变得非常独立,也很有自信。
读书多的孩子,往往容易养成睥睨世俗的毛病。张集森从小博闻强识,但这从来不是何芳和丈夫对外炫耀的资本。“我们达成了默契,不让孩子在外人面前‘表演’,这样一来,孩子比较谦虚、低调,不会因为知识面广,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何芳说。
4 奖惩协议 你能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点,抓住这个兴趣点进行奖惩,往往事半功倍。
何芳从小教育儿子要勤俭节约,渐渐地,她发现孩子有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习惯:特别爱攒钱。
张集森小时候上的是双语幼儿园,为了激发孩子学英语的兴趣,她让儿子回家后把课文念给她听,每念完一篇奖励5毛钱。“其实,我以前只学过俄语,他读的是啥,我根本听不懂,但这个过程让孩子很有成就感,认为自己的劳动是有收获的,还能向大人那样领到‘工资’。”
上学后,何芳经常跟儿子签协议。比如考入班级前十名,会奖励500元。奖励一般是阶梯式的,有的很容易实现,有的则难以企及。“这跟玩‘闯关游戏’一样,孩子知道,要想获得更多‘金币’,就得加倍努力,每次他都会在心里设定一个目标。”如果学习成绩退步了,有什么惩罚措施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何芳笑了:“按照协议,如果成绩倒退,他是要退钱的!可这孩子实在太‘抠门’了,成绩总在进步。”
尽管这招十分奏效,但张集森上高中后,何芳还是有意识地调整“战略”。“坦白讲,我当时挺担心的,怕自己矫枉过正,一个男孩子如果变成‘小抠’,想想都招人烦。”每回,张集森跟同学出去吃饭、看电影,何芳都会多给几百块钱,叮嘱孩子一定要抢着付钱,把钱花完了再回家。而且每次张集森考了第一名,她就让孩子掏钱请同学们吃饭。
5 应对叛逆 你是否站在了孩子对立面?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一段叛逆期,学霸自然也不例外。
五年级暑假,何芳送张集森去参加夏令营。老师让孩子们写下参训的内心感受后上交。所有孩子都乖乖听话,只有张集森一人抗议:“我内心的感受,为啥要告诉你们啊?”他还搬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老师是在侵犯他的隐私权。
上初中后,张集森的“节目”就更多了。他感觉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受重视,开始跟老师对抗。不但上课接话,体育课也不跟同学一起玩,独自绕操场走圈。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想靠怪异的行为来“刷存在感”。
“孩子处在叛逆期时,就算他主动跟你对立,你也不要站到他的对立面去。首先要去理解他,才有可能说服他。”何芳经常跟儿子交流学校里的事,但她十分谨慎,不会轻易评价,“家长一些没营养的评论,很可能会招来孩子反感。而孩子一旦觉得你们的交流不在‘同一频道’,很可能以后就懒得跟你聊了。”
张集森还有个癖好,爱玩小纸片,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他常在很多纸片上写数字或英文字母,像密码一样,别人根本看不懂。何芳对儿子这种怪异的行为有过担心,但她选择了包容,“如果偶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能够让他获得心理安慰,顺势而为也挺好的。”
6 素质教育 状元真都“高分低能”吗?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状元往往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不错的心理安慰,但事实并非如此。
张集森不仅是学霸,综合能力也超强。他会说相声,擅长英语演讲和辩论,当过哈三中“模拟联合国”主席。高三冲刺时,还曾代表哈三中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并获得了冠军。而他的校友,全省理科第二名齐雯,也是位“全能选手”,曾是哈三中学生会主席,组织策划过全校戏剧节、科学节等很多大型活动。
刚上高一,张集森就提出要参加“模拟联合国”,何芳十分支持。在家长交流时,很多人对此不解,纷纷劝她,“孩子的分数是最重要的,参加课外活动高考也不加分。有那闲工夫,还不如补补课呢!”孩子上高中后,何芳不太愿意在家长圈子里凑热闹,“我真的觉得压力蛮大的,我以前根本不知道哪科老师讲得好,哪科讲得一般,听其他家长一说,就容易替孩子焦虑,无形之中,还会把这种压力转嫁给孩子。”
在学习方面,何芳对儿子要求不高。当年中考时,张集森差点儿没考上哈三中,通过二次配额才进入了平行班。“在哈三中,聪明的孩子太多了,我告诉张集森,你就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吧。除了给他补过语文和政治外,其余时间他想参加什么课外活动都可以。”何芳说。
在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时,张集森认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一到假期,他便西服革履,拖着箱子到各地参加比赛,有时还为准备演讲比赛熬通宵。在外人看来,张集森做了很多“无用功”,可这些看上去与学习无关的事,却把他变成了一个抗压能力超强的人。
“我当初真的是‘无心插柳!’”何芳解释说,她也是后来才意识到,像哈三中这样的学校,学生们非常聪明,基础也好,谁都有可能考第一,而高考拼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心理素质,“只有两方面能力都强,才最有可能拔得头筹。”
7 选择文理 你尊重过孩子的意愿吗?
和大部分学生一样,张集森在“学文还是学理”问题上,也曾有过纠结。
上高一时,张集森的成绩在全学年排100多名,虽然理化成绩不错,但文科优势更明显。数学,一直是他的“软肋”。早在小学三年级时,他就学过奥数,但效果不明显,在参加某初中的入学考试时,数学只考了30多分。多年来,何芳一直在鼓励儿子,“你看人家马云数学也不好,后来也没耽误他发展啊!”
张集森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学理科,理由跟大部分家长一致,“男孩嘛,还是得学理,以后就业面广,好找工作!”
张集森为此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何芳记得,做决定的那天,作为“中立方”,她站在门外听父子俩对话。儿子的“总结陈词”让她非常欣慰,“我知道,学理有很多好处,可我相信每个考进哈三中的学生,都是心怀理想而来的,而不是单纯为了以后混口饭吃。”张集森遵从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了文科。学文后,他几乎没出过学年前三名。高三五次模拟考试,三次全学年第一,最终考了全省文科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成长的18年,也是何芳人生中最黄金的18年。她没有为孩子放弃过工作,也没让工作影响到孩子的教育。儿子成了学霸,而她本人也从普通的银行职员一步步升为网点经理。
很多家长都喜欢把高考比作一场战役。而在这场战役中,何芳和儿子取得了双赢,没有谁为谁“牺牲”……
【记者手记】
人生漫长,现在就评价一个人的教育是否成功,也许为时尚早。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何芳的确引领孩子走上了一条相对正确的路,也为孩子日后的成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在采访何芳的3个小时里,这位母亲的聪明、从容,让记者印象深刻。最让人感佩的是,在收到北大法律系的录取通知书后,她没有被阶段性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把家里所有法律方面的书一本本挑出来,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供儿子随手翻阅。同时,她还在阅读《大学生》杂志,想要提前了解儿子今后的生活。眼下,张集森,这个全省最有资格放松的学霸,除了玩游戏、看武侠之外,每天也在学托福。
作为家长,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如学学别人家的父母。也许你的教育方式,真的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