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治沙:麦草方格何以名扬四海

17.08.2016  20:31

  8月初,记者跟随“绿镜头?发现中国”系列报道组来到宁夏采访,正巧遇到来自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约旦、埃及等7个阿拉伯国家的19名技术人员参加水土保持及荒漠化治理技术与管理研修班。作为承办单位的宁夏农科院举办国际研修班已经7年,仅阿拉伯国家的毕业学员就多达220人。
能吸引众多国家的技术人员前来取经,得益于宁夏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在我国乃至世界具有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多年来宁夏逐步形成的治沙技术、治沙机制和治沙模式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1954年1月,我国第一个沙漠科学研究站在宁夏中卫建立,沙坡头得以扬名,实现这一治沙奇迹的法宝是一种简单到不可思议的东西――麦草方格。
1米见方的麦草方格扎到沙下,四五年后,麦草会渐渐腐烂,给流沙注入丰富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在这个特殊而微妙的生态环境里,先是地衣、蕨类站住了脚,然后是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更替生长。经年累月间,扎下草方格的沙地上长满了植被。小小的麦草方格确保了包兰铁路60多年的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五带一体”的沙障技术阻挡了世界罕见的高大流动沙丘和频发的沙尘暴。中卫以铁路为轴线,在其两侧分别建立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相生相促。这项在麦草方格基础上拓展延伸的科技成果,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从“麦草方格”到“五带一体”,宁夏的沙障技术早已是其名扬四海的金字招牌。技术学起来不难,但为何一直被学习,从未被超越?这也许才是宁夏治沙成功的关键。
三面环沙的宁夏即使在沙漠中铺遍麦草方格,依旧无法改变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倍,七成土地水土流失,年降水量、水资源总量均居全国末位的恶劣条件。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条件更不理想,贫困人口占自治区六分之一,尤其是“苦瘠甲天下”西海固地区,为改变贫困和自然环境,启动了生态移民工程,从而挣脱了“贫困―过度放牧―滥垦滥挖―越挖越牧越穷”的恶性循环,锻造出人地和谐相生的全新生态链。
盐池县是著名宁夏滩羊集中产区,全县曾经52%的土地被毛乌素沙漠侵占,近80%的村庄遭受沙害;加之村民滥垦滥挖,过度放牧,天然草场以每年60万亩的速度被沙漠吞噬。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男女老少披星戴月,9年植树不辍,直到满坡披绿、沙龙缴械。
作为我国传统十大牧区之一,宁夏天然草原面积3665万亩,占总面积的37%,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宁夏境内的天然草场在滥垦滥挖、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破坏下,普遍接近荒漠化。
200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封山禁牧。一纸禁令,全区天然草原全部封育还归“天养”,470万只牧羊结束“信天游”历史,悉数下山圈养。然而这一禁就没再改变过,直至今日,在宁夏无论行驶在高速公路还是乡下或村庄的土路都很难见到一只散养的牛羊,更多的是窗外连绵的青山和绿色的草场。
封山禁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育、退还的思辨是对昔日一味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思维定式的自我反思与突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宁夏人不仅拥有先进的治沙技术,还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
所有的宁夏人像是达成了一致共识:保护生态是一切工作的前提,禁牧是为了生态修复,防沙治沙是为了生态保护,移民是为了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最好模式。在这个相衔而生、互为因果的生态链上,宁夏为世界提供了一份值得参考的生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