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文化根”的鄂伦春“匠心”

18.11.2016  12:32

   鄂伦春人以善良和骁勇闻名于世。自20世纪50年代下山定居以来,鄂伦春族群众历经三次迁居、大兴安岭开发到停伐、古老技艺传承人相继去世等变迁,现在他们过得怎样?

  记者李凤双、许正、 王凯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2016年8月8日摄)

摄影:新华社记者王凯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鄂伦春人以善良和骁勇闻名于世。自20世纪50年代鄂伦春族下山定居以来,鄂伦春族群众历经三次迁居、大兴安岭开发到停伐、古老技艺传承人相继去世等变迁,但他们对自然生态心之所往,守住起源于莽林中的“文化根儿”,奋力传承古老文化的“匠心”却未曾改变。60余载的“”与“不变”之间,见证鄂伦春族群众幸福生活的变迁。

   居所三变“自然心”不变

  过去的60多年,鄂伦春人历经三次迁居。从原始简陋的“斜仁柱”、木刻楞,砖瓦房,再到如今“别墅级”的住宅,鄂伦春人的居所之变也印刻着他们生产生活的巨大改变。

  生活在塔河县的鄂伦春族退休干部关小云有着一个好听的鄂伦春名字“乌拉丽罕”,在鄂伦春语中的意思是“鲜艳的花朵”。

  立秋之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大兴安岭秋意渐浓,鲜艳的黄色野花漫山遍野。关小云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山林中一草一木的改变。

  “鄂伦春人离不开大兴安岭这片土地。”她说。头发几乎全白了的关小云今年已年近60岁。她的人生轨迹几乎与鄂伦春人的定居史重叠。

  定居之前,鄂伦春族群众在大兴安岭中过着传统渔猎生活,生产方式相对单一。大兴安岭丛林密布,飞禽走兽丰富。他们猎捕狍子、犴、熊等野物,以肉为食。他们也在温暖季节下江打鱼,并采食野生浆果、野菜充饥。

  “听老人们说,那时鄂伦春人的生活饥一顿、饱一顿。”关小云说。

  1953年,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鄂伦春族部落告别莽原林海的原始渔猎生活,下山定居。生产方式的变化让他们逐渐和“饥饱不均”的生活告别。

  “居无定所”逐渐到“安居乐业”,这种转变成为鄂伦春人转产过程中最深刻的印记。

  眼下,在呼玛县白银纳乡鄂伦春族群众居住地,一排排红顶白墙楼房和小平房干净整洁。房前,一个个白色木栅栏围成的小花园充满诗情画意。

  “这是2013年落成的鄂伦春族新村,居住条件堪称‘别墅’级别。”白银纳乡党委书记孟祥荣说。

  一排排小“别墅”俯瞰着不远处的砖瓦房,那是全体乡亲的旧宅。这片砖瓦房如今除了供游人参观,就只剩下一种用途——仓房,摆放乡亲们的农业用具。

  鄂伦春族群众刚刚定居时的住房“木刻楞”如今则只能在图片墙上看到。“木刻楞”住房就地取材,用木头架构,稍显低矮和简陋。

  纵使居住环境越变越好,老一辈鄂伦春人心中仍旧怀念那兴安岭莽林中祖辈相传的传统“住房”——撮罗子。

  73岁的孟淑卿是撮罗子技艺的传承人。她将一栋原始的撮罗子搭建在自家的小院中,原始的造型与周围的环境并无违和感,“宽敞的平房虽然好,但还是最喜欢在撮罗子里面坐一坐。

  撮罗子的整体外观呈圆锥形,用木杆相互咬合形成支架。夏天,鄂伦春人喜欢在外面围上桦树皮凉爽宜人,冬季则围上兽皮保暖。据介绍,一座正常尺寸的撮罗子需要130多张左右的狍子皮才能围合。

  孟淑卿搭建的撮罗子上方是镂空的。她说,这利于炎热的夏季通风凉爽,通风口还是个便于起火放烟的“烟囱”,夏夜还可以看星星。

  孟淑卿说,迁居时,一些老鄂伦春族人直到死也不搬进房子,一些人觉得“一进屋就上不来气儿”,一些人觉得“踩在地面上才踏实”。

  如今,她把宽敞的平房收拾得井井有条,也将撮罗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内的电视里放着《动物世界》,她、女儿、弟媳在撮罗子里一边做手工,一边聊家常。

   生态环境变 “文化根儿”不变

  1964年,大兴安岭吹响开发的号角。这处“高寒禁区”被穿林海、跨雪原、战严寒的最早一批开发者征服。此后“顺山倒”的伐木号子在山林中响彻半个世纪。直到2014年,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大兴安岭这片山林是鄂伦春人赖以生存的环境。过度采伐致使原始生态环境变化,让不少鄂伦春群众深有感触。

  一些上了年纪的鄂伦春群众说,过去长期采伐山林让这里“变天了”。他们觉得,大兴安岭近些年曾出现的涨水、风尘天气与树木被砍伐存在一定关系。

  “小时候,十几个孩子围着才能抱住的粗树,现在很难再看到了。”孟淑卿说。

  鄂伦春的传统工艺,都与大兴安岭的原始自然的生物紧密联系。他们制作的桦树皮、兽皮等生产生活用具,技艺精湛,种类繁多,且独具特色,体现出森林狩猎民族的文化特点。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流失和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出台,让鄂伦春手工艺文化的载体愈加缺乏。“用来给小孩制作小马驹等玩具的大樟松的嫩皮,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孟淑卿感叹。

  大兴安岭停伐的消息传来之后,让孟淑卿一家人感到兴奋。孟淑卿出生在生态富饶的大兴安岭绰纳河畔,部分原始区域已经遭到开发。“停伐,对鄂伦春族群众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大兴安岭每一寸土地都有鄂伦春人的脚印。

  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生态造就鄂伦春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鄂伦春族群众的文化事业得到发展。

  在白银纳乡前的“古雅希”广场上,白银纳乡鄂伦春民间艺术团成立10周年的演出刚刚结束。这间艺术团从最初的十几个普通村民到如今的红遍省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他们从大兴安岭走出,又扎根在这里。 

  “白银纳乡鄂伦春民间艺术团已经成为传播鄂伦春民间艺术的代表,推动着鄂伦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呼玛县委宣传部长尤本荣说。

  1990年开始,关小云开始四处奔走调查大兴安岭文化。二十余年来,凭借对鄂伦春文化的热爱,她的步子越走越快,脚上沾满了大兴安岭的泥土。

  “我知道的都告诉你,绝不把它带进棺材里”。一个老萨满对她说过的一句话,令她终生难忘。

  生长在传统的鄂伦春家庭,关小云小时候在家中并没有接触过汉语。后来,她上了小学,终于有机会接触汉语,并有了自己的汉语名字“关小云”。

  “乌拉丽罕”这个名字只有在鄂伦春人聚会时才会用到。多年来,当地鄂伦春人在聚会等场合仍使用鄂伦春语交流。偶尔,也会相互切磋学习更丰富的语言表达。

  如今,关小云在塔河县城的文化驿站里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她已经出版了7本鄂伦春文化著作,并在尝试有关鄂伦春历史题材的剧本写作。

  关小云将二十余年的研究成果以实物和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桦树皮制品等手工艺品、服饰、故事传说等一应俱全,仿佛一座微型的鄂伦春族文化博物馆。

  如今,在大兴安岭地区多地的文化站、博物馆内,甚至旅游市场上,都能找到鄂伦春文化产品的影子。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文化产品受到人们的喜爱,也让鄂伦春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传承人变 “匠心”不变

  鄂伦春族在全国约有8000多人,是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鄂伦春传统技艺世代相传,传承人变了一拨又一拨,但基于山林文化的精髓未曾改变。

  然而,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鄂伦春传统技艺传承仍亦喜亦忧。

  孟淑卿的女儿关爱民为学不会母亲的“狍线”工艺而苦恼。

  “狍线”是传统鄂伦春人取用狍子筋,在小腿骨滚搓而成的线,结实耐用。大兴安岭已经禁猎,如今的鄂伦春人只能寻找山林或公路上死亡的狍子取筋,因此愈显珍贵。

  关爱民传承了母亲高超的搭建撮罗子的技艺,却屡屡在“狍线”工艺上卡壳,“这是鄂伦春的传统工艺,没法用棉线糊弄。

  关爱民的儿子今年背井离乡到哈尔滨上大学。她于是为搭建撮罗子的工艺找到新的传承人——24岁的外甥女张嫱。

  她说,尽管目前全国多地博物馆收藏的撮罗子数量已经接近饱和,搭建撮罗子更多是向游人展示,而不是用来居住,还是希望这门技艺能够得到传承。

  孟淑卿的邻居关扣妮,是鄂伦春族仅存的一位萨满。1935年,她出生在鄂伦春族倭勒河部落的古拉依尔氏族,她是家族里能追溯到并且有据可查的第15位萨满。关扣妮曾先后选定两位继承人,但目前均已去世。这位年过八旬的老萨满后继无人。

  如今,人们只能在当地的开江节等一些节庆活动中看到这位老萨满舞蹈的风采。

  关小云至今在与族人交流时仍保留着要求大家讲鄂伦春语言的习惯。尽管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鄂伦春语讲得流利完整,部分年轻人甚至不爱学习这门语言。

  “鄂伦春语是世界表达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关小云说,比如说,对各个年龄的猪,都有不同词汇的表达。汽车、微信等这样的现代事物属于外来语,却仍能被鄂伦春语生动地描述出来。

  对于这门语言的传承,关小云仍有忧心,“一些本族年轻人不爱学习,而每一个鄂伦春老人的去世都是文化的消失。如果鄂伦春语消失,那将是全人类的悲哀。

  所幸的是,这门只有语音,没有文字的语言一直被作为课程在当地民族学校开设。

  关小云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着鄂伦春民族语言座谈会、鄂伦春族语言大赛等内容,记录着她为传承这门语言所走过的足迹。

  偶尔,她也把自己制作的鄂伦春传统手工艺品“”出来让大家品鉴。

  呼玛县白银纳乡文化站的鄂伦春传统工艺室内,一边是身着传统服饰的传承人加紧制作手工工艺,一边是游人穿上鄂伦春传统服装拍照留念,在手工艺品前不停赏玩。

  “90后”的鄂伦春族女孩孟令颖正努力成为新一代的鄂伦春传统工艺继承人。平日里,她在加格达奇学习印制版画,假期回到家乡学习和制作鄂伦春传统工艺。 

  “我的母亲是鄂伦春刺绣的传承人,姨姥是鄂伦春兽皮工艺制作的传承人,我希望自己也能继续传承鄂伦春传统文化。”孟令颖说。

  像孟令颖一样,新一代的鄂伦春传统工艺传承人正在成长起来。几位传承人说,尽管传统技艺并不能被所有的年轻人学习,尽管传承困难重重,他们仍对传承古老的技艺有信心。

  另一位每天都在忙碌着传承的老匠人孟淑卿嘴边常挂着一句话:“传习鄂伦春文化,我一分钟都不想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