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明天的希望

16.05.2016  06:29
    数万年来,人类创造出璀璨的文明,但同时人类的行为也加剧了气候变化。如果把漫长的气候演变过程压缩到数周甚至更短的时间,人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这是科幻电影《后天》带给观众的思考。     影片着眼于人类与气候的相互作用,对未来进行了大胆假想。由于人类活动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河时期提前到来——两极的冰川因为气温上升而融化,冰冷海水阻断了循环的洋流,致使赤道附近的热量无法传输到高纬度地区,广袤的亚欧和北美大陆最终变成了千里冰封的不毛之地。     影片将各种自然灾难以比较激烈的方式呈现在荧幕上,极具视觉冲击力。拳头大的冰雹毫无征兆地袭击了东京,但这只是开场。随后超级龙卷风几乎扫平了洛杉矶,摩天大楼在其面前如同纸糊泥塑一般瞬间解体。因海平面上升,数十米高的巨浪漫过自由女神像,吞没了整个纽约城。最后,强冷空气将北半球的一切都湮没在了厚厚的冰雪之下,幸存的人类不得不放弃家园,迁移到赤道附近的国家寻求庇护。     影片中,当科学家根据确凿事实发出气候变化的警告时,美国政府却以经济损失过大为由,拒绝挽救岌岌可危的气候环境,对迫在眉睫的空前灾难浑然不觉,坐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平衡被打破。原有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必然要建立新的平衡,于是大自然按照自身的规律开始“刷新系统”,以应对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不过对人类来说,新版的自然环境极不友好。此前无休止掠夺各种资源的人类,转眼间成为自然灾害的牺牲品。     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从来都没有停止。因为人类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所以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愈演愈烈,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频发。这些提醒我们,《后天》所描述的场景并非不切实际。     人类自诩万物之灵,能够截断河流、削平山峰、深入海洋、探索太空,却对大自然缺少足够的敬畏,习惯了无休止的索取资源,而忽视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不要以为灾难离我们很遥远,一个人对大自然的影响或许微不足道,但如果放大到全世界的范畴就会有惊人的叠加效应,假以时日,必然会因量变引发质变。即使我们的地球再宽容、再博大,终会有不堪重负的一天,希望我们不要等到那时才如梦方醒。     《后天》用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提醒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脆弱渺小,毫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后果很严重。影片结尾,严重的气候灾变结束了,全球气候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新时期。从太空望去,北方大陆入眼全白。冰雪世界虽然很美,但也断绝了人类的生机,抹掉了人类的文明。我们不禁思考,人类的发展和全球性的气候灾难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能否在对大自然的索取和保护之间建立动态的平衡。

    我们既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如果专注追求经济利益,放任大自然继续遭受破坏,难保影片描述的场景将来不会成为现实。(赵博)


(编辑:孙镆涵 编审: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