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有困境中的坚守 也有创新与重生

29.11.2015  12:48

资料图:2014年4月10日,已近午夜,位于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书店内灯火通明,顾客络绎不绝,书店还为顾客提供了桌椅台灯方便阅读。这家已有20余年历史的书店成为北京尝试24小时开放的书店之一。中新社发 杜洋 摄

资料图:霸州的文丰书店。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新网11月27日电(宋宇晟) 25日,当当网对外宣布,将在3年内开1000家线下实体书店。事实上,当当网并非第一家这样做的网站。在此之前,亚马逊已经开始了实体书店的布局。另一方面,近年也不断有实体书店关张的消息传来。实体书店正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困境与坚守

  传统实体书店的困境其实并非“新闻”。早在今年9月的开学季,就有媒体调查称,五年间大学校园书店倒闭近半。

  而今年6月,针对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还曾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所高校中30%的高校内不再有实体书店,78.57%的高校以教辅类书店为主。

  租金上涨、网络销售的冲击、阅读习惯的改变都成为大学及周边实体书店消失的主要原因,“收入渐少,成本却渐高,这就是书店现在面临的困境。”一书店的店主曾表示。

资料图:香港店铺租金高,阁楼书店选择走“上层路线”降低成本。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当然,这些对实体书店的冲击因素也并非只是在中国的高校周边才有。香港的阁楼书店也面临相似的困境。

  香港的阁楼书店常被称作“二楼书店”,其产生可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昔日香港知识分子深感香港文化土壤贫瘠,便以办书店这种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来补救。他们把书店作为社会启蒙的媒介,向读者提供人文、历史、社科等类型书籍,希望借此开拓香港人文空间。但因书籍不够畅销,在沿街铺面租金压力下,书店只好“上楼”,阁楼书店也由此得名。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租金日益昂贵以及阅读环境的变化,阁楼书店陷入困境。有香港媒体人表示,“二楼书店”不断“高升”,搬至三四楼,有的甚至在十楼以上,“称楼上书店更妥帖一些”。在“不断高升”与“逐租而迁”之中,不少阁楼书店不堪经营压力,黯然退场。

  在实体书店的经营困境让一些私营书店难以为继。“房租是笔大开支,水电取暖费都是商业的,收支根本持平不了。”太原龙诚书吧的创始人李剑说。

  为了养活书吧,4个月前李剑雇了人,自己跑去打工养活书吧。然而,最近书吧还是传出了将转让的消息。

  不过,困境之下,也有人在坚守。

  在距北京80公里的四线城市——霸州,文丰书店已开了十五六年。曾经,对面的新华书店开不下去了,靠出租场地为生,文丰书店还在坚挺。一线城市时不时传来实体书店倒闭的坏消息,书店好像也没受到多少冲击。如今,这家书店依然在霸州。

资料图:亚马逊首家实体书店。

   创新与重生

  和传统实体书店面临困境的景象不同,一些新的书店正呈现新的面貌。

  当地时间11月3日,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第一间实体书店,这是该公司推出网购书籍服务20年来首次开实体店卖书。

  报道称,这家名为“亚马逊书店”的实体店铺存书量约6000本,由店方根据亚马逊网站上的排名、评价、受欢迎程度及销量等数据选取,而且书本价钱与网上售价一样。

  有别于其他书店,亚马逊书店内的书籍将正面摆放,读者可清楚看到封面,而非只露出书脊。此外,店内还会提供Kindle电子书、Fire TV及平板电脑等设备供顾客试用。

  而在中国的一些城市,24小时书店不断出现。

  2012年3月,当时上海唯一的24小时书店大众书局开业。过去,“只看不买”的读者被视为实体书店的经营大敌,而此番大众书局反而“奢侈”地开辟了占地不小的咖啡吧。此外,当时大众书局还配备了数名职业“选书师”,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为其提供选书建议。

  相类似地,北京、广州等城市近年也有多家24小时书店开业。2014年,三联24小时书店正式运营。同年7月,广州的第一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1200bookshop正式开业。

资料图:日本东京“可以住宿的书店”。

  这一年8月,由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杭州“悦览树”24小时书店、深圳中心书城24小时书吧共同发起的“全国24小时书店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杭州、深圳、广州、西安、青岛、郑州等地的11家24小时书店的代表,在会议上通过了《共同宣言》,并决定建立“全国24小时书店联盟”。

  不过在24小时书店上,日本似乎走的更远,他们直接把书店办成了旅店。近日,日本东京就出现了一家“可以住宿的书店”,书架中设置了两层床位,客人可自由阅览书架上陈列的约1700本书,还能拿到床上阅读。店内共设置有30张床位,淋浴、洗手间等均为公用。住宿一晚的最低价格为3500日元(约合人民币186元)。

资料图:北京雁翅楼迎来西城区首家24小时书店,嘉宾们拉下红布为中国书店揭牌。 图片来源:新京报 记者 薛珺 摄

   新的问题

  当然,中国国内多家书店开始24小时经营也必然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区分读者与“无关人员”成了让一些书店头疼的事。

  今年7月27日有顾客发现,北京首家市属国有24小时书店——中国书店雁翅楼店原本的免费阅读区改为了消费区,桌子旁边立着一写有“阅读消费区”字样的牌子。读者在购买冰柜里的饮料或购买店内书籍后,才能在该区域阅读。

  当时店方回应称,因无关人员占据读书区域,影响读者阅读,此举也是为了保障阅读区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店内书架展示区已经配备了椅子,另有20把椅子在定制中,读者在该区可免费阅读。

  不过仅仅过了一天,“阅读消费区”指示牌已不见踪影,坐在阅读区的顾客不用消费也可阅读。

  对此雁翅楼店的韩经理表示,免费阅读区变为消费区后,不少顾客提出了意见,所以27日当天书店开会决定,从28日起将消费区再次变为免费阅读区。不过,此前计划在书架展示区添加的20把阅读椅还会照常添加。

  书店中搭配消费区的现象如今也不鲜见,不过有些消费区过于缺乏读书气氛也引起读者不满。

  今年10月,诚品书店位于九龙区的尖沙咀分店开张。有当地人表示,这家书店的读书气氛并不浓,书店中甚至有出售农产品。

  市民王先生就指出,尖沙咀书店较多售卖商品,“没想过一间书店竟然有鞋甚至农产品出售,让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也有专程带小孩到店内看书的家长表示,诚品在九龙开分店方便了九龙区居民,但店内童书部的空间不及铜锣湾店的舒适,“儿童区没有凳子提供,而且店内到处都是卖其他货品,欠缺读书气氛!”

资料图:沪上通宵书店经营举步维艰。图片来源:上海青年报 记者 马骏 摄

  此外,尽管有了24小时经营这样的尝试,但书店的困境并没有就此消失,如何盈利始终还是个绕不开的问题。

  2012年开业的大众书局的尝试似乎就并不太顺利。开业7个月之后的2012年10月,就有媒体报道这样形容午夜书店中的景象:除了几个横七竖八躺着的“蹭夜者”,真正为书而来的顾客大概也就四五位,而且他们一般只是长久地坐着,并不见有掏腰包之举。

  对此,上海大众书局总经理助理董谌谞曾表示,他们不排除将来会对营业时间进行调整。“比如开23小时书店,留出1个小时来调整书架,进行开门迎客的仪式,这可能更符合一些读者的习惯。”

  不过在去年开业的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目标明确,不以盈利为目的。虽然在开业首日,这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书店夜间成交额就达到了15000元。

  对此,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曾表示,这样的数字不能代表真实情况,但以三联韬奋书店所处的人文环境来看,日后实现盈利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编辑:鲁光
张献忠沉银遗址被确定在四川彭山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童方)记者27Hljnews.Cn
“莱茵”杯钢琴比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举行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潘宏宇)由德国杜塞尔多夫音乐Hljnews.Cn
2015西泠秋拍开槌莫奈作品成交价逾2000万元
  据新华社杭州12月27日电(记者冯源)西泠印社Hljnews.Cn
外媒盘点2015年度最佳航拍图 包括中国北京大堵车
  黄金周假期结束时,中国北京规模庞大的交通堵塞。Hlj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