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走”实现我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化

18.08.2014  12:06

  转型与升级是我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政、学两界对此都十分关注,我们曾详细论述过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转型与升级的两个先决条件,即主体的升级与公益性的转变,在此之上,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将重点关注我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与网络化问题。

  首先,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转型与升级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顶层规划设计与布局。规划设计与布局一直是我们大力提倡的,农副产品具有特殊属性,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的保质、保鲜要求十分严格,这一特殊属性要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必须要重布局、讲规划。二十年前,我曾参与对北京三环一线批发市场的调研,彼时的三环远没有如今繁华,沿线批发市场全部是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自发建立的,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沿三环一线近十个颇具规模的批发市场,每两个批发市场之间相距约8—10公里,距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也是约10公里,它们犹如村落环水而生,自然形成了一个格局。这个颇为有趣的结论令我印象深刻,也大受启发,由此不难看出,批发市场的布局是一种内在需求,而10公里的距离则是受当时的交通条件、运输工具、主要消费群体居住地等因素综合影响的,与二环内居民菜市场布局紧密相连。

  认识到这个规律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布局与规划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从产地到销地,批发市场的建设应各有侧重,产地批发市场必须以生产规模为依托,根据人口和地域面积确定批发市场的数量与布局;销地批发市场需要注重消费群体的规模性和各消费层次的不同需求;中转批发市场则要充分重视辐射范围和集散能力。批发市场建设占地面积大、运输频度高,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垃圾,一般来说,由毛菜到净菜的加工过程中会有40%的废弃蔬菜产生,对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压力很大,如果规划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批发市场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变迁过程中慢慢丧失功能,甚至成为一种拖累。因此,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中,商务部和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一定要以长远的目光,全面综合各种因素做出合理、具体的顶层规划设计。

  其次,我们认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要网络化。也就是说,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全国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使全国各地批发市场之间能够组织有效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交叉互动。比如东北地区和海南,由于本身的气候特点,两地蔬菜品种具有互补优势,如果两地的批发市场加强协作,让农产品有效地流动起来,那么在丰富百姓餐桌的同时,将大大强化批发市场的集散能力与辐射范围,无论对批发市场自身发展还是消费市场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地区之间产销基本割裂,无法对接,比如北京的大部分蔬菜供应来自山东、河北等周边地区,虽然近几年在商务部“南菜北运”项目的推动下,也有部分海南蔬菜出现在北京市场上,但从全国、全社会角度来讲,这样的流通程度还远远不够。在批发市场网络化的情况下,海南的蔬菜可以出现在我国东北、西北等各个地区,只要有需求,便可以通过网络化的批发市场实现最有效的商品流通。如此一来,农产品“卖难”现象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有效解决,各地人们的餐桌也会得到极大丰富,甚至应急物资的调配都会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于国计民生均十分有利。

  那么如何打造这个网络,我们认为应该分两步走:

  第一步,实现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化。以公共的信息平台为依托,将全国各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储存信息,以及批发市场自身的规模布局、物流设施、交通条件、运力组织等信息一一公示,各级政府、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经营者、批发商均可通过此公共信息平台了解相应情况,以作决策支持。目前我国也有部分企业在建设这样的网站,但企业实力终究有限,其信息网覆盖面过窄,无法将全国批发市场囊括在内,只有从政府层面推进,该平台的建设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第二步,实现商流、物流的网络化。信息网络化是商流、物流网络化的一个支撑与引导,借助畅通的信息渠道和现代化的交易手段,农产品批发市场间的商业活动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扩散。而物流网络化则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物流网络化是批发市场网络化的重要内容,批发市场网络化必须以完善、高效的物流功能为前提。以日本为例,日本的批发市场网络化程度很高,京都、大阪、东京三地设有中央批发市场,之下各县(相当于我国的省级单位)又设有地方性中央批发市场,再之下是地方批发市场,这样遍布日本的完善批发市场网络便是以其发达的物流业为依托。而日本国土面积比较小,国土最北到最南不过8小时路程,这与我国的现实情况有很大差别,因此我国批发市场的网络化,更需要相应的物流业发展水平与之相配合。

  目前来看,我国物流业还不够完善,但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批发市场的网络化并非要等待物流业高度发达后才能启动,可以预见,物流业在配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化发展过程中,将会受到很大的带动作用,在需求的不断驱动下,其专业化、现代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只要加以合理规划,必能进入两相促进的良好循环,实现共同发展。  (马龙龙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