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博会,北纬45的寒地盛宴

08.01.2016  14:42

  2013年,哈尔滨抢占先机创设世界唯一寒地展会——寒地博览会,并率先建立全球寒地“资源数据库”,从而为本地及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热能量”。4年来,寒博会展览规模、参展国家、专业论坛水平年年有突破,每一年都迈上一个新台阶,已成为北纬45°上的寒地盛宴。

  精准定位

  寒地资源向冰城集结

  2013年1月5日,首届寒博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开幕。在它之前,是举办了28届的哈尔滨冰雪经贸洽谈会——大而全的冰洽会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经过大量考察论证,相关决策者逐渐意识到,冰洽会只有突出特色、打特色牌才能在全国众多展会中谋得一席之地,而寒地资源及相关产业优势是哈尔滨独一无二的王牌。由此,专注寒地资源的寒地博览会走到世人面前。

  设立之初,寒博会就秉承把“冷资源”作为卖点,突出“寒地”特点,精准定位受众、买家和卖家,为各方搭建经贸“快捷通道”这一最根本的原则。

  精准定位,“”在寒地资源与参展企业的筛选,“”在寒地市场及营销的把控。北纬45°国家冬季漫长而寒冷,清冰雪、建筑采暖、节能、新能源应用都是各个寒地国家感兴趣的内容。在参展企业筛选上,组委会更倾向于那些在行业领头、具有带动力的企业参与。4年来,凯雷重工、沈阳德恒、朗格斯特、凯斯纽荷兰、中惠地热、哈尔滨安天、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近百家各行业知名企业年年到场,使寒博会办展水平不断提升。

  为了准确把握寒地市场动态,适应市场需求与热点的变化,展会在参展企业与展出面积上年年进行调整与完善。对于清冰雪等热门寒地产业,不断加大展示力度:清冰雪设备展区从第一届的占地不足1000平方米到2016年包下一个展馆,占地超过8400平方米,参展企业囊括国内外清冰雪大咖,专业采购商多达200多人;除雪设备、LED、机器人、建筑采暖新材料等重点展区占总展览面积从第一届的不足30%到2016年的超过50%,总专业洽谈交流人士超过2000人。

  4年来,寒博会初步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提档升级,被评为国内“最具创新力”的寒地特色大型主题展会。

  国际视野

  全球寒地资源深度融合

  立志办成国际化专业展会的寒博会,从创设之初,就站在全球国际视野下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了使参展企业顺利达成跨国间的国际合作,让本土企业和产品更准确地与国际企业对接,走上国际化之路,寒博会主办方、承办方在整合利用寒地资源上煞费苦心。

  2013年寒博会,世界最大预制隔热管道系统制造商——丹麦朗格斯特第一次走进中国市场。为帮助展商精准锁定用户,寒博会特意组织了一场朗格斯特产品推介会,向参会的专业采购商详细介绍产品的性能及适用范围。会后,国内同行一下都围了上来,详细询问产品细节。

  看到中国市场如此大的商机,朗格斯特当年就决定在哈尔滨成立环保节能产品制造有限公司,并且实现当年投产。如今,该公司在中国的年产值突破亿元,年产管道150公里,已占据国内取暖管道40%以上的市场份额。

  环顾世界级成功展会,专业观众的多寡标志着专业展会的成败。从2013年的500人,到2016年的3000人专业采购团,寒博会不仅从全球严选专业采购商,还提供一站式对接洽谈服务,让供需双方都满意。

  今年寒博会,从韩国专程赶来的专业采购团多达3个,人数超过200人。其中,韩国贵金属协会组织多家企业代表参观寒博会,并打算将韩国宝玉石产业园落户哈尔滨临空保税区;涉及外贸、IT、金融电子、高新技术等领域的23人高层次经贸考察团在参观展会之后,寒博会又安排他们到哈尔滨经开区考察韩资企业。之后考察团与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坐下来面对面交流洽谈,商谈进一步合作事宜。

  国际视野之下,寒博会还组织参会的寒地友城一起探讨共同面对的寒地难题。在保证居民冬季正常供暖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天天蓝天”?如何实现迅速清雪又不会因此再次污染环境?如何让寒地高能耗地区真正实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当寒地兄弟城市把他们共同面对的难题与破解方案摆在一起,他们发现,发挥集体智慧和资源共同攻关,将达到1+1>2的倍增效果。

  每一届寒博会,都紧紧围绕国家和哈尔滨发展战略,试图通过挖掘利用哈尔滨及国内外寒地资源,与全国、全球经济“共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今年寒博会的主题为“寒地经济对接丝路带新机遇”,俄罗斯、蒙古、伊朗、印度、乌克兰等丝路带沿线国家的120余户企业参展。今年,作为哈尔滨友好城市的乌克兰哈尔科夫州还被设为“主宾州”,全力推介乌克兰寒地资源。

  在B厅的蒙古展区,颜色鲜艳、样子奇特的“毡嘎哒”毡子鞋吸引了不少怀旧参观者的青睐,开展三天即卖出200多双。来自蒙古哈堂苏李界羊绒有限公司的巴图蒙河说,蒙古牛羊等畜牧业发达,羊绒及牦绒制品、皮革制品质量好、价格低,没想到在哈尔滨会这么受欢迎。展会的成功热卖促使他决心回家后把更多蒙古产品带过来。

  对丝路带沿线国家而言,通过寒博会平台推介,将顺利打开中国市场,而我国航天、环保、机器人等新技术、新材料也可以借此机会,打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美洲市场,实现互利双赢。

  寒博盛宴

  哈尔滨受到“360°洗礼

  寒博会专业展只有3天,但这3天时间孕育的合作商机却一直在延续,它给哈尔滨带来持续不断的全方位“洗礼”。

  寒博会带来最直观的变化要数产业项目的纷纷落地。2013年,庆丰集团与哈尔滨泰山集团公司合作,投资20亿元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企业、物流配送、药企药店、追溯体系和药材电商等全链条服务体系。2014年,参加寒博会不久,中关村落户松北高开区,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同年,山东汇强集团在哈尔滨投资建设清冰雪设备制造基地。今年,共有32个产业合作项目落地,其中,最大投资额达到80亿元,创历年最高额。

  在寒博会等精品展会的助推下,哈尔滨会展品牌效应日益放大。在精明的外埠商家眼中,借哈尔滨寒博会平台,可以达到自我营销的双赢局面。在今年的寒博会上,香港贸发局华北、东北首席代表同时来到展会,足见其对东北市场的重视程度。东北首席代表于海生说,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寒博会平台,吸引更多东北企业在其网站登记注册,鼓励他们到香港甚至全球参加展会。同时为他们建设企业数据库,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

  外部优秀企业的引进,还将极大驱动哈埠及周边本土经济活力,引发“鲇鱼效应”。在寒博会上,哈尔滨中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美国公司合资合作,研发出世界首款“雪狮”破冰机,一举跻身世界高端清冰雪企业行列。

  在今年寒博会上,我市周边县市全部登场。从过去政府命令参展,到如今主动参展,源于他们在寒博会上尝到了甜头。尚志养貂协会年年组织养貂企业参展,产品从过去主销海宁、余姚,到如今的销往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未来,我们还打算做寒地服饰深加工,在亚布力建设服饰产业园区,到那时年产值至少翻一倍。”尚志商务局局长姜永明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