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教育合作“渐入佳境”

04.12.2015  08:05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韩雪衣 春翔)进入11月,黑河市气温骤降,几场大雪让这座边陲城市变得像童话中的世界。虽然雪景怡人,但王高峰却无暇赏景,因为降雪,这段时间他从俄罗斯进货的商品有时送到的会比较晚,他担心库存的商品不够卖。王高峰用十分流利的俄语与对方通电话,挂断电话后他对记者说:“这批海鲜再有1个小时就能送到了,到货就可以直接发往哈尔滨。

  王高峰是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2014年毕业生,在他上学时就能接触到很多俄罗斯的老师和学生,许多俄罗斯的外教除教授专业课程外,经常会对学生们说说关于俄罗斯的商业和社会情况。毕业后他没有急于找工作,而要自己尝试创业搞中俄经贸。

  如今,王高峰的小生意已红红火火,每个月他会去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两次,采购俄罗斯食品和日用品,回国后销售给国内居民。他的客户不仅局限在黑河,通过互联网,他还把这些俄货卖到了哈尔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上学时,我就和几个俄罗斯同学合作,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让我看到了商机。”王高峰说,“老师曾就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与俄罗斯区域合作做过系统分析,为此让我找到了创业的方向。

  王高峰的经历只是黑龙江省对俄教育交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全省很多高校,中俄教育交流的生动场面正徐徐展开。

  “你们想知道俄罗斯的大学生是不是也对创业感兴趣?他们的创业集中在什么领域?”近日,记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采访时,听了一堂普通的公共课,不过,这堂课的教师却是一位俄罗斯教师,他叫丹尼斯,今年40岁,目前在哈工大攻读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从2001年开始,他一直在哈工大进行语言实践、学习汉语以及留校任教。如今,他感慨地说:“我被哈工大浓烈的学习、学术氛围所感染,被黑龙江的美丽景色和黑龙江人的热情所感动,哈工大是我心中的最爱,黑龙江是我的第二故乡!”一些师生告诉记者,上俄罗斯教师的课或是在试验室接受中俄双方教授指导,在哈工大已是十分平常的事情。

  近年来,黑龙江省高校凭借悠久的对俄交流历史,充分发挥地缘与人缘优势,将对俄交流合作作为国际交流的重点,不断拓展对俄合作的规模和层次,在校际交流、举办国际会议、科研教学合作、学生互动等方面已成为全国高校对俄合作的典范,对俄教育合作渐入佳境。

  “对俄引智是促进黑龙江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哈工大、哈医大、黑大等高校多措并举促进对俄交流,将来访发展为互访,以短期专家促长期专家,从讲学到科研合作,使聘请教师的专业学科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使对俄引智工作成效显著。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对俄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先后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工学院、图拉工学院建立了校际关系;同车列亚宾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等几家国立技术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几年来,前来学校进行长期和短期讲学、合作科研、考察、访问的俄方专家、学者达180人次,学科领域涉及机械、电气、化工、采矿及建筑等方面,合作科研课题20余项,引进了热喷涂技术及其设备10余套。

  哈工大结合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建设,聘请俄罗斯专家培养高水平人才,其中,曾聘请俄萨玛拉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举办航天器专业师资班,先后请34名俄专家来校开课23门,12名学员毕业设计在俄进行,为我国卫星应用、载人航天新专业的建设和国家航天科技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为不断拓宽对俄教育交流领域,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新路,黑龙江省各高校正有计划、分阶段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组织学生、教师赴俄研修学习或开展合作研究,吸引更多俄罗斯专家和学者来哈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近年来,黑龙江省已与阿穆尔州等俄周边省区建立了稳定的地方政府交流机制,在框架内定期举办中俄大学校长论坛等活动;已派出赴俄访问人员1200余人次,邀请来访800余人次,公派出国留学102人,接受俄罗斯留学生万余人,聘请长、短期俄罗斯专家800余人,开展科技合作项目80多个;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分别牵头成立了中俄同类高校联盟,为中俄双方高校全面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时注重加强中俄青少年交流,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夏令营、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每年与俄罗斯双向交流师生4000至5000余人;依托海外孔子学院积极推广汉语言和中华文化,年培训各类人员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