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瓜“打擂” 地产击败进口

09.07.2014  16:20

  宾县三宝乡吕树乾家20多亩地上,成串的黄瓜如“蒜辫子”一样挂满秧藤,宣告一个丰收旺季的到来——这种成瓜只有约6厘米长,如同人拇指粗细的迷你黄瓜,今年每亩将为他带来1万元的收入。据悉,经过两年试种,由市农科院培养的加工型黄瓜“哈研5号”以相当于进口种子三分之一的价格、单株可高产200只瓜等多种优势,PK掉了荷兰小黄瓜和传统大黄瓜,今年正式开始在宾县4个乡规模种植。

  在加工型黄瓜领域,小黄瓜因方便食用、口感好等多种优势,成为酸黄瓜市场的新宠。多年来,本地酸黄瓜加工主要以传统大黄瓜为主。宾县小黄瓜合作社种植负责人卢延会介绍,因为缺乏合适的小黄瓜品种,他们最高时曾以每粒种子5毛钱的高价购买荷兰小黄瓜种子,虽然后来价格降至每粒0.25元,但农户规模种植时种子投入依旧太高。

  市农科院培育的“哈研5号”为全雌花加工型黄瓜新品种,植株所开花朵基本全为雌花,不经授粉就能完成果实发育,且单粒种子价格不足一毛钱。据该院技术专家介绍,传统大黄瓜单瓜所需营养较多致使单株产量有限,小黄瓜因单瓜需营养较少植株可以大量坐果,最多单株可产瓜200余个,因此“哈研5号”亩均产量可达5000余斤,不比传统大黄瓜低。

  相对于进口品种,“哈研5号”本地适应性强,且抗霜霉病和枯萎病,开花3天左右的乳瓜即可用来加工酸黄瓜,综合性状优于进口品种,颇受农户和酸黄瓜加工企业认可。在市科技局推动下,今年“哈研5号”取代进口小黄瓜和传统大黄瓜品种,在宾县三宝乡、新立乡等4个乡推广种植500余亩。

  据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哈研5号”种植全部为订单生产,收购价每斤2元,相对于传统大黄瓜每亩增收6000多元。去年试种期间,这些本土小黄瓜加工成的酸黄瓜,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卖到了韩国、俄罗斯等地。今后,市农科院将继续采取“科研单位+农民经济人+种植农户+加工企业”的运作方式,进一步扩大“哈研5号”小黄瓜的种植面积。(哈尔滨日报记者 徐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