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各方叫好的多赢局面——二论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支农
“每年资金缺口都在百万元以上,真是急死人了。”“我们公司生产的蔬菜直供香港,但是由于没有抵押物,硬是拿不到贷款。”这是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贷款难、贷款贵”时的窘境,而这种局面正在一些地区发生转变。近年来,在农业部等部门的引导下,各地不断探索金融支农路径,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金融支农,不仅缓解了新型经营主体的燃眉之急,也实现了各方叫好的多赢局面。
从各地成功实践来看,财政撬动金融支农主要形成了四种成熟模式:担保补助,解决“贷款难”。信用担保将量大面广、额度小的农业信贷需求汇集起来,把银行与农户“一对多”的关系变成与担保公司的“一对一”,促进了金融资本落地。贷款贴息,解决“贷款贵”。通过财政对符合条件的农业贷款利息予以补贴,从而降低贷款成本。农业保险,解决“风险高”。由财政对自然灾害、疫病等农业保险予以保费补贴,实现“农户交得起,保险保得起”。投资基金,解决企业“实力弱”。由财政参与出资设立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企业。
纵观各地实践,虽然扶持产业各不相同,资金规模大小有别,但成功的共性经验不外乎以下几点:
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真正解决发展瓶颈问题。财政撬动金融支农的着力点在哪里?各省立足点虽不尽相同,但都把最迫切需要支持的产业、急需疏通的环节放在首位。比如上海绿叶菜保险不仅关系20万菜农利益也关系2000万市民民生;四川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旨在化解困扰养殖户的“猪周期”噩梦。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不仅可以让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有的放矢,也可以最大程度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真正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了难,减轻他们因资金缺乏、价格波动带来的烦恼,帮助他们重拾对市场的信心。
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弱质性质决定了政府要发挥主要作用,但是政府之手不是没有边界,既要体现政府责任,也要保证市场公平,激发市场的内生活力。在财政撬动金融支农的过程中,政府主要是参与金融产品的设计、畅通供需渠道、提供目标客户群、运行监管,而具体的融资对象、额度、利率等完全遵照市场规律,由金融机构按规则运作。广东“政银保”,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撬动金融机构贷款7亿元;江苏“惠农贷”,财政拿出担保资金1.25亿元,银行给予25亿元授信额度。在这些成功案例中,财政资金充分发挥出“杠杆作用”,放大效应达到了近20倍。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经营主体真正实现了各司其职、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同步攻克政策难题、技术难题,真正确保“资金落地”。涉农金融业务,特别是农业保险,政策性强、专业技术要求高,既需要长期化、制度化的顶层设计,也需要专业化、动态化的事故认定。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政策执行和资金落地。在安徽渔业互保中,通过养殖户、水产专家共同参与,修订出一份各方认可、科学详细的查勘定损参数表;在四川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中,把反映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作为确定保险事故发生的关键依据,并据此计算赔偿金额。正是因为遵照了市场规律和农业特点,正是有了农业部门与金融机构的通力合作,正是有了专家和农民的群策群力,才孕育出多方满意、具有生命力的金融产品,才使得金融活水能够真正浇灌经济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