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俄博览会和第二十八届哈洽会6月15日同步开展
16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四届中俄博览会和第二十八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新闻宣传工作会议。
省政府副秘书长梁成军、省贸促会副会长李德山、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沙育超和哈尔滨市主要新闻单位、中央及境外驻我省媒体负责人、网络媒体负责人、省政府新闻办、省会展局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约60多人参会。
省政府副秘书长梁成军做重要讲话;省贸促会副会长李德山通报第四届中俄博览会和第二十八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筹备工作有关情况;省政府新闻办沙育超副主任对第四届中俄博览会和第二十八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宣传工作进行工作安排。省政府新闻办对外新闻处处长王石主持了会议。
谋篇布局意义深远
第四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和第二十八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将于6月15日至19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举行。哈洽会已经经历了27年的发展历程,对推动对俄罗斯(前苏联)和独联体国家,以及国际经贸合作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省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纽带和桥梁,走出了一条“突出俄罗斯、面向东北亚、辐射全世界、服务全中国”的特色办展道路,加速推进了我省对外经贸合作和交流。升级后的“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对进一步增进中俄两国及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不断提高中俄两国间贸易和投资的合作水平,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经过3年的精心培育,中俄博览会的平台优势进一步凸显,在推进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推动对俄合作由单纯货物贸易向产业链深度拓展、推动中俄两国优势市场要素有机结合、推进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国家战略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平台作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注重构筑合作平台,支持办好‘中俄博览会’和‘哈洽会’”,为办好本届博览会提振了信心。哈洽会和中俄博览会相互支撑,已经成为我省两个重要的品牌展会,成为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前期筹备各显神通
2017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即将迎来十九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刚刚召开,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办好本届博览会,获得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中俄博览会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在2017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均有体现。经与广东省对接确认主宾省事宜,广东省政府积极响应,明确主宾省展览主题为“军民融合、节能环保、物联网(智慧家庭)和智能制造”。全省上下一盘棋,共同加大力度招商招展。省直有关部门先后组成了十余个工作组走访辽宁、江苏、贵州、江西、四川、北京、重庆、深圳、大连等省市,邀请各省市政府、国家级行业协会、央企及国内大企业。采取措施培育国际专业客商。按照“以会育商,以商促展”的原则,出台服务及激励政策,加大对相关经贸部门、工商会、商协会等部门的邀请力度,并在会议期间组织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国际供应与采购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对接,项目落地。
来源: 东北网
展览格局高端大气
本届博览会展览总面积8.6万㎡,包括3个室内展厅和1个室外展区,按展览领域划分并设立为“三馆、十展区”,并按照相应审批流程遴选若干家分会场。三馆包括中俄合作馆、国际时尚馆、机电设备馆。十展区包括区域振兴展区、绿色建材展区、国际物流展区、跨境电商展区、智能制造展区、生态农业展区、再生能源展区、金融合作展区、文化产业展区、大型机械展区。
中俄合作馆将集中展示中俄两国国家、地方投资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突出创新创业,展示智能制造、重型装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重点包括:俄罗斯主题展、中俄产业合作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展(广东主宾省展)、龙江丝路带展、黑龙江新兴产业展(石墨和石墨烯、冰雪旅游、大健康养老、绿色食品、高新技术)。参展企业以有实力的中俄两国大企业为主,重点展示中俄双方高新技术,优势产品、技术和设备等。
据了解,截至5月14日,招商招展工作基本完成,但仍有大量企业积极申请参展,展位供不应求。目前,有41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确认参展,与在我省举办的第二届中俄博览会相比,参展国别增长95%,国外参展企业确认展位691个,合计净展览面积6219㎡,展览面积占整个A,B,C展厅面积的一半。吉尔吉斯斯坦、缅甸、土耳其、奥地利、塞浦路斯、巴西、马里、乌干达、肯尼亚均为首次参展。国内方面,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参展,参展省(市)较第二届增长40%,展位数达到1511个(合计净展览面积13599㎡)。中俄合作馆由中俄双方共同展示,俄方参展积极,申请展览面积3000㎡,较第二届中俄博览会增长36%,俄联邦工业贸易部及车里雅宾斯克州、滨海边疆区等15个州区参展,俄技术集团、联合发动机、俄铁物流、VI控股等大企业均将参展。中方展区集中展示广东主宾省、哈尔滨市行业优势企业和产品,中石化、中车、中铁等国内央企和大企业参展踊跃。
59项活动提挡升级
本届博览会期间共举办59项活动。其中,中俄两国领导人出席活动3项;中俄两国共办活动22项;黑龙江省举办活动32项(含省内重点活动11项,专项商务活动13项,文化体育交流活动8项);省外举办活动2项。各项活动围绕主题紧密展开,通过中俄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发挥中俄双方传统优势,发现互补领域,为供给和需求两侧构建互补性贸易合作平台;培育和拓展跨境产业链合作,吸引世界各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总体布局;着力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合作以及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各方合作深度、提升合作产业层级。另外,还将举办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油画展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六大特色主题鲜明
六大特色鲜明主题,成为全面搭建国际产能合作、深化国内互动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中俄合作主题突出。本届博览会围绕激活合作热点,推动创新发展进行主题展示,各项展览设置、项目合作、会议论坛、宣传报道等各方面都将紧扣这一主题,积极推动各方汇聚共识,使博览会成为推进全方位交流的重要平台。助推两国战略性合作。中方商务部、科技部、农业部、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13个部委和俄方经济发展部、工业和贸易部、农业部、俄联邦海关总署、旅游署等27个部委共同合作,围绕创新、机电、金融、农业、海关、旅游、教育等多领域举办中俄创新合作协调委员会框架下合作圆桌会、机械制造和技术创新研讨会、中俄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教育圆桌会议,将“展”、“论”、“谈”紧密结合。带动地方合作。作为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和总理关于扩大地方合作共识的一个重要举措,首设主宾省(州),中方主宾省为广东省,参展面积达700㎡,为国内参展省区中展览规模最大省份;俄方主宾州为车里雅宾斯克州,参展面积达528㎡,为国外参展团组中展览规模最大州区。广东省将围绕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物联网等行业和领域进行重点展示推介。四川、陕西、贵州等省的高新技术、智能制造;内蒙古自治区的金融、机电、文化产业;宁夏自治区的特色农产品;新疆的农业、乳制品产业;浙江的名优企业;海南的旅游文化及特色产品均将进行集中展示。
搭建了国际产能合作的新平台。本届博览会在专业展区的规划上围绕战略合作、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智能制造、生态农林等合作热点,助推贸易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通关方式、创新方式的发展。在重型装备领域,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一重、中航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等企业将参展;在智能制造领域,国内首批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认定的科技创新企业—亿阳集团;国内首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短途代步设备运营商—九号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企业—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亚洲首家上市飞机租赁商—中龙飞机拆解基地;激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企业—正发维特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哈尔滨工大农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均将参展;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龙建路桥集团将做主题推介;在跨境电商、跨境物流、金融合作领域,中俄金融联盟哈尔滨银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港口营口港、俄运通科贸有限公司、哈欧班列、江海通供应链管理公司等企业均将进行展览展示。
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延伸,深化国内互动与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我省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方定位。本届博览会参展国家和地区达四十余个,为历年最多,国际时尚馆将重点展示各国和地区的创新与创意消费产品,展示区域特色产品与风土民情,以及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等,并将我省的经济、产业、人文等基础资源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相结合,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借助博览会所搭建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进一步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配合“中国制造2025”,展示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的成果。本届博览会结合工业4.0,展览展示向智能制造和高科技转变,加大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最大的创新短途移动设备及服务提供商—纳恩博(Ninebot)公司首次参展,展示智能平衡车和机器人;新松机器人、科沃斯机器人以及无人机等均将在展会期间亮相。
服务更加精准。为展商提供线上展前供需宣传、展中服务推介、展后回访跟踪等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网上宣传,整合黑龙江会展网和中俄合作网资源,开启全方位、广覆盖的网络宣传。为了方便参展参会客商,对办会流程进行了认真梳理,完善了一站式服务功能,提升展会质量。为了保证参展企业的层次与质量,对申请参展的企业网站及相关信息进行逐一严格筛查,确保参展企业的信息真实有效、提高参展展品质量的信誉度。同时,省工商局也对参展企业主体资质进行审核,在展会现场增设申诉举报服务,严查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在展场遇到产品问题可以直接进行投诉。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将互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到展场指引体系、客商查询系统、参展企业及展品查询、商务活动查询、360度全景展示、网上办证、取票、现场体验购物中心。建立数据体系。从参展商推荐、证件及门票三个方面入手,做好采购商及专业观众数据统计,形成采购商大数据,为企业对接精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