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09.10.2015  20:17

  85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表示,荣誉越多,意味着责任越大,希望自己还能继续多做点工作。如果她的获奖能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多做点工作,“我就很满足了”。

  “现在弄得满世界都是屠呦呦了”

  几乎全世界的记者都在找她时,屠呦呦正躺在沙发上打电话。这个世界瞩目的老太太卷着裤腿、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绿色对襟汗衫。这个看起来远比实际年龄年轻的诺奖得主眯起眼、抿着嘴笑起来,“现在弄得满世界都是屠呦呦了。”而对于获得诺贝尔奖,老人只用“国外尊重中国的原创发明”一语带过。直到现在,屠呦呦有时还会去工作单位。

  屠呦呦异常低调,在北京四环内一个建成10多年的小区里,她就是普通的老者,和邻居们从未谈及过自己获得的荣誉。家里陈设简单、朴实。最吸引人的是客厅的陈设柜,里面是她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杯。米黄色的沙发边摆满了祝贺的人们送来的鲜花,更多的鲜花不得不摆放在阳台上。自从获诺奖消息传来,老伴李廷钊要帮耳朵不好的屠呦呦接电话,从早到晚,老两口轮流对着一通又一通电话道谢。

  获奖后,找上门来的各种人也多了起来。有人前来说要给屠呦呦写书,宣传她具有的“青蒿素”精神,但被她坚决拒绝。在她的家乡宁波,故居前留影的人也多了起来,也有她的故居要卖1.5亿元或被保护起来列为文保单位等传言,还有家乡人专程前来送她丝巾等。

  屠呦呦说,她对荣誉看得很淡,不愿大张旗鼓。“青蒿素研究获奖是集体攻关的成绩,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付出牺牲以身试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此受益。但成绩的背后,意味着超出常人的付出。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是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挫折。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实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又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我的肝脏也坏了,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病……”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老伴儿李廷钊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屠呦呦和李廷钊是中学同窗,结婚已经52年,育有两女。李廷钊的工作也同样忙碌,他参与了多个国内重大科研项目。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4岁的大女儿不得不寄人篱下,小女儿则被送回宁波老家。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

  在随后几十年的科研生涯里,屠呦呦始终把精力第一时间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她在生活上是个粗线条的人,不太会照顾自己”,这是她身边许多熟人对她共同的评价。1990年,60岁的屠呦呦原本到了退休年龄,但她不愿意放弃一直以来的中医药研究,仍坚持带学生,主持课题,直到年过80岁才离开工作岗位。

  让中医药更有价值是最大心愿

  “领奖的事还没考虑呢,走一步看一步。”虽然因为身体原因缺席华伦·阿尔波特奖,屠呦呦还是决定这次能去尽量去,“因为到底还是代表咱们中国”。但眼下,她只知道领奖时间“好像12月什么的”。她说:“做了一辈子中医药,今天我只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其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这便是我最大的心愿了。”宗和

  年轻时的屠呦呦在做科学研究

编辑: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