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漕运文化 从兖州古地到运河中枢

21.09.2015  13:22

  兖(yǎn),古作“沇”,《史记·夏本纪》“兖州”作“沇州”。古为九州之一,今为济宁市兖州区。

  禹划九州,兖州为其一;孔、孟、曾子等曾在此讲学;“诗仙”李白曾寓家在此。“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隋书·地理志》说:“兖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其地兼得邹鲁齐卫之交,旧传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遗风。今此数郡,其人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矣。”

  四千年前,大禹定九州。将九州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出自《尚书·禹贡》,是被较多认同的说法。虽然古籍和流派对九州的定义略有争议,但兖州从未缺席。一种学者观点是,大禹治水的核心区域就在山东西部,地势低洼的黄河下游流域,这一带是史前洪水的重灾区。

  《尚书·禹贡》记载“济、河惟兖州”,也就是说济水与黄河之间的地域被称作兖州。大约在现在的济宁、菏泽,以及河南东北部一带。古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王屋山——传说愚公借持蛇山神之力将山移至此处——流经山东入渤海,济宁就是济水安宁的意思。

  而现在,济水已枯竭不见。但是济宁从来就没有缺少过水和水道。背负着中国历史南北水路贯通重任的京杭大运河,曾经最长达到1794公里,其中的济宁段,始开凿于700年前的元代至元年间。北起梁山,流经汶上、嘉祥、任城、中区、微山六个县区,长达230公里。在今天的济宁城区,古运河仍留存着超过6公里的河道。

  汶水和泗水的注入,保证了运河的通航顺畅,但济宁地势东高西低,自古遗留的黄河水患对穿过济宁城西的京杭大运河仍是一个威胁。为此自元朝起,历代朝廷都派出高官驻节济宁,对黄河进行持续治理,以保证江南地区丰富的鱼米丝盐等物资,经由安全便捷的水路运达北方。济宁也因此衙门林立,商贾聚集,成为重要的水路经济中转站和运河之都。

  今天的济宁市任城区核心部分,东西不过8公里,南北则距离更短。在洸河公园和人民公园,能找到昔日文化古城的影子。这难免与李太白寄家济宁二十三年的历史晕染有关。李白尤其嗜好诗、酒、剑,选择济宁安家,除了济宁靠近中国文化圣地曲阜之外,还因为希望得到居住在此的剑圣裴旻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