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结缘哈工大——访北京建筑工程大学李德英校友
哈工大报讯(闫明星/文)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或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EI和ISTP检索20篇,出版论著8部;他获得省部级、市级科研进步奖近10项、专利8项;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就是北京建筑工程大学李德英校友。
说起李德英,就不得不说他先后两次在哈工大求学的经历:1978年2月他考入哈工大(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92年他再次考入哈工大(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两次求学相隔10余年,学校环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不变的是李德英对母校深深的情感。
1977年,当听到高考恢复的消息后,李德英报名参加了高考,并考入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暖通专业学习。回忆起那时的情景,李德英动情地说:“当时的大学食堂没有椅子,学生都站着吃饭。上课基本没课本。课外书非常少,看见杂志都觉得很新鲜。”学习环境虽差,但大家的学习劲头非常高,也非常刻苦认真。李德英说:“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晚上要学到11点半,直到老师过来‘赶’才不情愿地回到寝室。”
李德英上大学之前学的是俄语,上大学后要改学英语,学习就显得比较吃力,但他并没有气馁和放弃。他找一切时间背单词、看书,即使是开运动会时,也要带着书本。李德英不仅学习努力,而且追求卓越,每门课都是奔着100分去。就是因为这样的高标准,李德英在大学4年考试得分平均分超过95分。其实,李德英也有遗憾的时候,他说:“有一门课不知怎么考了80分,难受了好多天。”
“对于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大家对学习的追求不仅高标准,而且严要求。”李德英感慨地说:“上大学时,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作弊这样的事。”学生不作弊不是因为考试很简单,恰恰相反,那时考试比现在难多了。据李德英介绍,老师们为了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出的考试题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拟定的,而且不仅仅限于作业或者课堂内容。但这却难不倒学生,因为学生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李德英说:“一般上完课老师要布置20道习题,我们最少要做200道习题,总是要比老师布置的习题多10倍。而且那时习题并没有解答,完全要靠自己去探索,这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大学4年不知不觉过去。1982年1月,李德英毕业后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到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任教,后来他又到北京外国语学院求学。转眼间,李德英从哈工大毕业已经10年,他37岁了,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学子,但那个天寒地冻、环境虽不太理想却印象深刻的母校不时在脑海中浮现。1992年,李德英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再次回到了母校攻读博士学位。
10年后,再次回到母校,不仅母校发生了很大变化,就是李德英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不仅要攻读课程,而且要兼顾着教书育人;他不仅是学生,而且有了家庭,是丈夫、是父亲;他不再是单纯地汲取知识,而是带着问题进行深造……但这些并没有改变李德英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他在哈尔滨一待又是4年。做博士论文的时候,李德英没有因循守旧,而是选择了一个比较时髦的题目,做的是一个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时髦”意味着李德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这个专家系统需要用prologue语言,当时国内连386电脑都是非常新鲜的事物,更别提pro鄄logue语言了。“问谁谁不知道,可真急坏了。”没有办法的李德英就一头扎到北京图片馆、中科院信息所、清华大学等机构查找资料,通过书籍自学计算机语言。他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在那里查找好几天资料。摸着石头过河的他一边查找资料、加强学习,一边下到工厂,和师傅们一起进行摸索。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一番辛苦,李德英最终成功完成了整整一厚摞的博士论文,得到了老师的称赞。
1995年,李德英从哈工大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做博士后。从1998年开始,他历任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和城建系主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中法能源培训中心”理事会理事等,现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首席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理事、北京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设部世界银行项目组专家等职。
两次结缘哈工大也使得李德英对哈工大有着深厚的情感。
对学弟学妹们,李德英提出殷切希望:要抵制诱惑,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要有人生规划,定位要高;要学习好基本功,静下心来,打好基础最重要;不要太计较哪些课有用还是没用,工作多年后你会发现学习过的知识都有用;学生要以学为主,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学习。
在李德英两次结缘哈工大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烙印,更看到了一个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虽沧桑变幻,但李德英依然辛勤地耕耘着……
编辑:张东杰 来源: 哈工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