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风雨 终见彩虹——牡丹江市东宁县生态产业带头人盛艳景事迹

13.06.2014  23:12

  盛艳景,女,今年39岁,3岁时随父母从吉林德惠搬迁到东宁生活,刚到东宁时,仅靠父亲干点瓦匠活维持一家的生计,生活的艰辛使她从小就养成了自立、坚持的性格。她心里始终有一股信念要不断进取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赢得幸福人生。初中毕业后她便走向社会,打过工、开过出租车、在劳务市场刮过大白,一边赚钱养家一边寻找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烧那种工业用的炭效益非常高,但因这是个非常脏又非常累的活,虽然利润大很多人都不愿意干,她跟丈夫商量后达成共识,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也不怕。她们凭着辛勤劳作从一个炭窑发展到六十个炭窑,钱挣的越来越多她与丈夫的干劲也越来越大。正当她们想继续扩大规模的时候,国家开始治理环境污染,小炭窑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很大,无论怎样改造也不能达标,虽然心里有很多的不舍,但想到不能只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污染了大家的环境,她与丈夫还是果断关停了厂子。
  厂子关了,她们两口子开始重新考虑干点什么,想到国家的大环境是鼓励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只有顺应国家大趋势的产业才能长久持续地发展下去。最初,她想发展的是绿色生态蔬菜种植。为此,她亲自去北京农业科技大学找专家、教授学习了无土栽培技术,回来后建造了两栋冬暖式温室大棚。就在她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得知县委、县政府正在大力号召种植大榛子,她动心了,于是,她先把有机蔬菜放下,全力考察大榛子这个项目的可行性。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了解,她认为这个项目可行,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个既利国又利民的好项目。
  因为大榛子进入盛果期需要7年以上,两年后才能开始逐步回收投资成本,头两年投入又非常大,因此很多农民不敢投资。2013年初,她经过一番筹划采取自己出资金农民出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了太平大地大果榛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太平沟村村民签了30年的土地流转合同,用流转的1060亩土地建起一个千亩大榛子示范园区。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园区初见成效,栽种大榛子苗木11万株,当年成活率在95%以上。一年来,为了发展大榛子生态产业她真是什么也不顾了天天吃住在大榛子园区,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她绞尽脑汁,首先是深挖坑30cm全部用生土覆盖避开大地农药残留,仅此一项就多投入十几万元。其次是培养技术人员,她从聘请的长工里挑选了几个聪明肯干的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植树要领。栽植期间,对大地分块,对工人分组,每个技术人员负责两组工人跟着一台钩机作业,她与技术人员签订了奖惩合约,每个地块都有技术人员具体负责,成活率在90%以上的技术人员享受超出普通工人月工资30%以上的待遇。苗木的成活与否浇水是关键,为此,她在园区里打了两眼深水井,购买了六台四轮驱动拖拉机,拉水浇灌六台四轮同时作业,12天能浇一个循环。2013年,园区总计投入资金510万元,仅人工费一项就接近100多万元。为了降低投入,她在林下种植了500亩黄豆喜获丰收,收入20多万元。为了能尽早回收成本,在园区辟建了一个80亩的苗木繁育圃和一个50亩的育苗圃,当年育苗两万株,成活率99%。按照15元/棵计算,可实现收入30万元。
  现在为了扩大规模,她决定将这两万棵苗全都用来扩大园区栽种规模,另外,她还与哈尔滨林科所进行了深入沟通,今年准备在园区辟建一个10亩地的良种选育基地。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选育出更加适合黑龙江省种植的大榛子品种。为更多的有创业愿望的妇女姐妹提供优良品种。2013年12月,她注册成立了中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谋划了公司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她的理想是将建立起集生产基地、教育培训、精深加工、生态观光、研发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大榛子产业集群。大榛子产业延长了农民致富产业链条,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打开致富新门,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因而这个项目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盛艳静的事业也得到了很多领导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