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护工现状调查:市场缺口达六万 护工难找男护工更稀缺

15.12.2014  14:12
哈市护工现状调查:市场缺口达六万
护工难找男护工更稀缺 - 黑龙江信息港新闻频道
来源: pic.dbw.cn

  男护工照料病患。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护工开始走入哈市市民的生活。可是在现实中,因为没有纳入职业规范,好护工难找、护工护理不专业等问题也接踵而来。目前,冰城护工市场情况到底如何?针对这个问题,连续一周,记者走访哈市一些医院、大型家政公司和养老院,探访冰城护工状态,同时与护工及市民零距离接触感受护工生活。

  市场声音

  护工拈轻怕重要求多

  “半年都没遇到一个适合的”

  “找护工实在太难了,一提起这事儿我就头疼,我家都找大半年了,都没找到适合的。”提起找护工的经历,哈市市民马先生眉头紧皱。

  马先生是哈市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两个哥哥定居在国外。今年7月,马先生的父亲因患脑梗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因为生活不能自理,马先生的工作性质又不能天天照顾老人,所以需要一名男性护工来帮助照料。就是这样一件“花钱就能办到”的事,却难倒了马先生。“想要找个既细心又能干的男护工,根本找不到。”

  马先生说,因为男护工稀缺,对方找活都是挑轻松、好照顾的。“有的来了就先谈条件,‘大小便家属负责,我不管这个。’我们觉得责任心不强,不行。还有的说‘不熬夜,晚上五点就回家,早上八点来。’那晚上陪护怎么办呢?这个也不行。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不太谈条件的,可干了两天,老是忘了给我父亲吃药,看点滴时还经常睡觉,这我们家属哪放心啊?只能辞了!我前后找了半年,没找到一个适合的。”马先生说。

  愿意当护工的人太少了

  “数量远低于保洁、保姆、月嫂”

  据哈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该中心登记注册的护工有近30人,这个数字远远赶不上保洁员、保姆、月嫂、育婴员的数量。护工缺乏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工作强度大,待遇相对低。他们的工资是每天240-260元之间,照顾一个病患的工作周期一般在15天左右,虽然半个月的收入差不多将近4000元,但下次再找到活儿,往往得间隔几天,收入不如保姆稳定、不如月嫂赚得多,更重要的是还很累。

  据了解,月嫂是固定签28天,目前金牌月嫂、星级月嫂的价格已经过万。一位曾经当过护工,后来改行做月嫂的王阿姨向记者坦言:“当月嫂时,只有在医院期间比较累,产妇出院后其实活儿就不太多了,月子里的孩子老睡觉,孩子一睡觉我就没事儿了,在产妇家里待着也挺舒服。但是当护工可不是这样,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一旦患者病情好转,家属基本就不需要护工了。医院环境也不如家里,床窄,到处是病人。所以护工当不长,伺候老人不如伺候孩子。”

  缺口调查

  哈市护工缺口达六万

  医院护工忙得回不了家 养老院一个护工照顾六个老人

  10日早7时许,在哈医大一院骨科病房,护工孙祥揉揉熬夜熬得发红的双眼,翻身起床,麻利地收起用躺椅搭起的床铺。这时身旁病床上的病人也醒了,他连忙扶病人上厕所,然后是洗嗽、吃药、喂早点、帮病患做功能锻炼……他照顾的病患因车祸刚入院,肋骨断了三根,时刻需要看护。夜里,56岁的孙祥只能睡3个小时,也就是打个盹。从宾县老家来这里当护工八年,只要接活儿,孙祥每天都要不分昼夜地给病人翻身、伺候病人大小便,睡眠严重不足。

  在哈市慧家养老院,王敏常年在这里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我主要护理的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他们生活不能自理,我要帮他们翻身、喂饭、收拾大小便、洗澡擦身。最多的时候我同时照顾六个老人,喂饭时都是一起喂,忙得直迷糊,没人愿意干这活儿。”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护工之所以缺乏,一方面是因为护工所有的时间都都耗在工作地,所以能来做护工的人员基本是没有家庭负担的人群,这样的人不多;另一方面,年轻人,尤其是男性,在农村家庭中是主要劳动力,但大多碍于面子不愿意涉足这一行,所以男性护工、年轻护工更少。此外,护工行业要求有一定的体力、耐心和服务技巧,有家属还要求男护工看护,这也是造成护工短缺的因素。

  针对护工行业的情况,今年9月份哈市政协委员在养老服务业调研中针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哈市共有约33万失能、半失能老人,按正常的6:1配比计算,哈市还需护理人员6万人左右,这表示哈市护工需求尚存缺口。

  行业症结

  持证上岗不足两成“4050”人员是主体缺少专业人才

  10日,哈市第一医院脑外二科的走廊上,沈护士长正被一位病人家属拉着询问:“有没有有经验的好护工啊?帮我们找一个吧!”沈护士长领着家属来到前台,将几张名片指给家属看:“你们可以自己选,看看哪个价格合适。”但是家属并没有立刻打电话,而是继续拉着沈护士长的手说:“你看看帮我们推荐一个好的行吗?哪个是比较有耐心,经验也比较丰富的?心比较细的?勤快的?”

  这样的问题,沈护士长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沈护士长告诉记者:“护工好不好,我们护士心里最有数。有的护工是真好,既负责又细心。但也有很多护工是家属在的时候忙前忙后,有用没用的都伸手,家属走了就变样了,一手不伸,能懒就懒。这样的护工我们不敢给家属介绍,很容易形成医患矛盾。”

  记者从哈市政协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哈市护工市场以“4050”人员和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要构成,持证上岗不足两成,经验都是边工作边积累,护工队伍中缺少年轻人和专业人才。

  “月嫂难找,护工更难找。”这成了有护工需求家庭的呼唤,“护工好干,干好难”这也是职业护工的心声。记者走访中了解到,面对护工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家的共同希望都是如何让护工更多更规范。这责任不仅仅在护工,更需要政府决策,相关部门配合,以及病人家属给予护工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好护工越来越多。(作者: 杨雪楠 仲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