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鸡东农民均收连续三年超万元
本网讯(王丽君 韩枢海) 2014年,鸡西市鸡东县围绕改善民生,通过调结构、强科技,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巧打“增收牌”,同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全县农业、畜牧业均获得好收成,实现农业总产值49.49亿元,同比增长8.7%;农民人均收入12826元,同比增长10.2%。至此,农民人均收入连续3年超万元。
去年,鸡东县加大农业投入,全面启动了农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县金融部门先后为1.4万农户发放贷款8.9亿元,在担保方式、投放额度、服务水平、风险防范等方面实现了创新,走在省、市前列。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百万亩耕地种出“花”来,面向市场,打造优质粮食基地。2014年,全县种植水稻、玉米等优质粮食突破百万亩,粮食总产15.25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同时,充分利用黄泥河、大石河、八楞山水库等水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主导产业。去年,全县绿色食品面积达24.5万亩,绿色“有机”标识数量9个。还落实高产创建示范片5个,建设鸡虎、方虎路产业带3处,新建水稻育苗小区11个,水稻催芽车间1处。围绕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种植经济作物3.75万亩。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全县规模养殖数量明显增加,养殖户的发展带动了散养户的发展。去年,全县新建百头能繁母牛养殖场1处,养猪小区2处,改扩建养猪场3处,带动全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41.79万头、6.53万头、12.22万只和347万只,肉产量5.23万吨,蛋产量3817吨,促进了农民增收。
2014年,这个县还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在哈尔滨、广州、深圳、大连等地建立了稳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全县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7亿元。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2014年,总投资4000多万元,实施节水增粮、水毁工程修复、大石河治理等工程,使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为增强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量,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00万亩。同时,还完成机械播种140余万亩,机械深施化肥近百万亩。
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主体,以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到去年底,全县各类农业经营主体129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52个,示范社19个,成员1315个,带动农户3万户,推动土地流转面积达50万亩,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35万亩。